大数据时代新闻业谋变 学者:不少媒体陷“误区”

25.06.2015  10:44

   数字转型在进行

  传媒业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已经不是危言耸听。

  据报道,美国新闻集团近日对旗下的道琼斯新闻出版部门进行重组。包括道琼斯通讯社、《华尔街日报》在内的新闻机构将经历近百人规模的裁员。与此同时,集团将增加数十个数字新闻的职位,包括社交媒体服务、读者数据分析等,将资源转移至数字媒体及核心报道领域。据悉,通过重组,道琼斯公司希望让新闻编辑室“彻底转型”,成为世界第一大数字新闻组织。

  传统媒体裁员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关键在于裁员之后,是紧缩银根苟活,还是壮士断腕谋变。《华尔街日报》的选择是,拥抱大数据,转向数字市场寻求增长。

  大数据时代,强调的是对大规模数据综合处理的能力。这意味着,传统媒体必须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既能生产数据,也能对数据进行解读分析的综合处理,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新闻内容。

  在中国,也有人在做相同的打算。6月4日,阿里巴巴投资12亿元入股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第一财经,意图发挥双方在传媒与大数据领域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与信息服务集团。

  “希望打造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彭博,发出真正代表世界这一面的声音。”马云毫不掩饰自己在大数据上的“野心”。

   大数据在发力

  大数据的力量,最直观地表现,在于对新闻采写这一核心领域的入侵。

  机器人取代记者一度让传统媒体人胆寒,此前,美联社、《纽约时报》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撰写一些财经、体育类等程式化的稿件,因为这两个领域都涉及到大量波动性强的数据;而在新闻聚合阅读领域,精确的“算法”逐渐取代人工,不少公司甚至“没有一名编辑记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人已经“被后浪拍到沙滩上”。大数据是传统媒体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媒体的方法和工具。从“靠专家说话”到“靠数据说话”,大数据时代对媒体人专业能力的素养要求更上一层楼。

  有效地“加工”数据,可以更接近事实的情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提纯”,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而进一步的“淘金”,更能把埋没于海量数据中的珍贵内容呈现给受众。日前,苹果公司高调招聘编辑团队,便体现了大数据时代下人的价值。

  大数据的力量,还体现在放大了受众的声音与价值。

  反馈,曾是传统媒体的“硬伤”。但从社交媒体中收集到的众声喧哗,更充分地呈现出受众的意见和态度。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拓展了媒体用户分析的广度与深度,不仅整体地描绘出受众的面貌,更能具体地描绘出每一个用户的独特需求,在此基础上,媒体的个性化服务(如新闻推送、广告投放),也许有一天真的像一颗颗“魔弹”,击中用户的“痛点”。

   新闻面貌在变化

  面对大数据的考验,传统媒体站在十字路口。要转型,意味着对既有新闻生产运行体系的改造,意味着软硬件的投入;不转型,势必在大数据的大潮中被侵蚀或吞没。这些都考验着媒介管理者的视野和气魄。

  新闻行业本身正在或深刻、或细微地发生变化,这些也昭示着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

  一方面,新闻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除了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传统媒体更需要突破时间的桎梏,主攻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性新闻和由数据驱动的深度报道。

   有学者认为,媒体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或者依靠与外部的合作,建立起一个数据积累与分析的常规机制。这意味着,未来的媒体对于既掌握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又秉持专业新闻理念的融合性人才有广泛的需求。盲目投入搭建平台,忽视专业的管理、分析体系的搭建和人才的引进培养,这恰恰是不少媒体陷入的“大数据误区”。

  另一方面,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新闻图表作为一种形象的、可视化的方式,使新闻进入“读图时代”。

  2014年,数据新闻《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的卓越新闻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首次由程序员斩获新闻奖。而随着HTML5的异军突起,数据新闻的表现形式愈发地多样化。从2009年开始,包括英国《卫报》、财新传媒在内的国内外媒体已先后组建了数据新闻团队,可视化新闻已经从“配角”变为“主角”,从“噱头”变为“看头”。(本报记者 刘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