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上的年轻人:沉稳的“花姐” 晕船的气象预报员

30.01.2015  12:40
原标题:“大洋一号”上的年轻人:沉稳的“花姐” 晕船的气象预报员

图为“大洋一号”上的年轻人作业一组取样。肖爱丽摄

■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

科技日报西南印度洋“大洋一号”1月28日电(记者 刘莉)在同事口中,电视抓斗设备负责人被称为“斗长”,不同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绰号;在家人眼里,他们都是些没长大的孩子,闲暇时玩三国杀游戏、看宫崎骏动画、听飞儿乐队的歌;但在大洋上,这些年轻人是科考队的主力。他们让自己青春的活力在大洋上尽情绽放。

铁面无私”的样品管理员

大洋一号”上有位“铁面无私”的样品管理员,即使平常私人关系很好,珍贵的海底样品上来了,你要想不按规定多拿一点儿,必会遭到冷脸拒绝。

29岁的样品管理员于淼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大洋室。去年刚从中国地质大学博士毕业的他,在大洋上工作的经历可不少,从2009年读研三第一次出海算起,他已经到西南印度洋参加过5个航段的科考。

每个航段的样品管理员是大洋协会委任的,在大洋科考中是个非常关键的岗位。主要的工作是配合首席,按照大洋协会的有关规定,对获取的样品进行分配、分类和装箱。”于淼说。本行段进行的电视抓斗取样,是利用抓斗在海底两、三千米的地方抓取岩石、沉积物、硫化物和生物等样品,量大种类多。样品按规定分成三个部分:大洋样品馆;航次报告;申请了课题研究的各高校和研究所。

于淼也知道他的“铁面”让不少人不满,“我也是学地质的,非常理解大家对样品感兴趣,尤其是一些站点采集到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样品。如果样品足够多,我们会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但有时样品少,有些人就拿不到。解决这个矛盾大概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困难”。

这些年参加大洋科考让于淼看到很多变化:调查手段和能力都在提高,每个航次都有新设备,能够更有效地获取样品。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多个专业参与其中,人员队伍结构也越来越合理。“感觉自己很幸运,赶上了大洋调查最好的时候。”于淼说。

沉稳的“花姐

1984年出生的“花姐”韩沉花在调查队员里年龄不算最大,但却很有大姐的范儿。

这位西北姑娘说话、做事都很果决、干练、沉稳。什么事情交给她总让人有一种很放心的感觉。若是看见谁什么事情没做好,例如样品没放好、表格没做对,她会立即上来指出,不管你是不是愿意听,“就是憋不住。”对自己这个性格,韩沉花心里有数,“就是因为小时候我爸把我当男孩子养。

博士后毕业的韩沉花绝对可以给正在上学将来想做科研工作的孩子们做榜样。2002年的高考把韩沉花从甘肃兰州送到了浙江杭州,这一待就是十几年。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读完本科、硕士和博士,2012年她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她就留在了研究所生态与环境实验室工作。

现在主要的研究工作是海洋化学和生物,我们针对硫化物地区设计了一个化学探头,把它固定在深海拖体上,在海底可以探测海水中pH(酸碱度)、EH(氧化还原电位)和硫化氢含量,看看哪些地方有异常。”韩沉花介绍,这次出海,她的这个探头就固定在拖体上,每次拖体从水中出来,都能看见她抱着电脑去后甲板上导数据。

2012年博士后进站刚三个月,她就第一次出海,参加了大洋26航次两个航段的调查。研究期间,她还去墨西哥湾随美国科考船进行调查。这次出海又是两个航段三个多月。小时候也许她也没想到,出生在远离大海的地方,但如今的工作却再也离不开大海。

晕船的气象预报员

对曹永正最深的印象来自刚启航的几天,我们同被晕船折磨。一日大浪来袭,我俩被扶到较稳的深拖实验室,趴在桌上一两个小时谁都没有精神言语,静默中这位预报员突然缓缓自语:“昨天就预报今天天气不怎么好,还真不好,也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不高兴?

这位初次出海的年轻预报员来自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海浪与气象预报室。2013年从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23岁的山东小伙子很腼腆,说起话来声音不大慢慢悠悠,但即使在晕船的状态下,说话也是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在家做预报一般是预报很大范围的海域状况,你不可能到预报区域现场去看,风到底多强,浪到底多高。但是在船上做预报就不同了,第二天登上甲板就能验证自己预报的到底准不准。”曹永正明显感觉在船上做预报压力更大。“在家为很多单位做预报,预报海上天气的各种要素,但不知道自己具体在为谁服务。上船以后,看见大家在甲板上辛勤工作,如果遇到坏天气,自己提前能预报出来,大家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进度,采取安全措施,对生命、设备安全是个保障。感觉自己的服务对象非常具体,就是身边的同事。工作更有压力,也更有责任心了。

每天当地时间下午5时,曹永正会拿出一份“大洋一号”工作海区的海浪天气预报,预报未来24、48、72小时的情况。“每天下午的时间基本都用来做预报。上午和晚上的时间熟悉历史资料、整理数据。” 在船上数据接收手段单一,全世界对这个区域的相关气象数据都很贫乏,通信不便。水文与气象观测员宋升峰现场观测的数据和海事卫星接收到的数据及少量国外数据是他预报的基础,通过计算、查阅过往资料、对比分析得出预报结论。“预报不能仅靠现场临时数据,经验很重要,在这方面和许多老预报员比起来我还很欠缺。

曹永正告诉记者:“每天我都努力地想把预报作准确,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有些浅显的认识,这段经历对自己预报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