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参与研制C919大飞机下线
前机身、中后机身由洪都制造,约占机体的1/4
昨日上午9时,在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随着两扇帷幕缓缓拉开,一架带有“商飞蓝”和“商飞绿”涂装的新型商用飞机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正是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至此,经过7年的设计研发,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标志着C919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已经达到可进行地面试验的状态,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C919大飞机研制过程中,中航工业洪都公司与中航工业沈飞民机、成飞民机、西飞等一起占据大飞机主供应商地位。洪都公司成为大飞机前机身、中后机身唯一供应商,约占机体份额的1/4,两大部件均为南昌制造。
南昌制造
占大飞机机体1/4
大型飞机被誉为“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是对一个国家机械、材料、冶金、工业制造等诸多行业的全面检验。据统计,国内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16家材料制造商和54家标准件制造商成为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
2009年5月,中航工业洪都与中国商飞签署“C919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供应商理解备忘录”,成为大飞机项目前机身、中后机身唯一供应商,约占机体份额的25%,成为大飞机主供应商之一。
中航工业洪都承担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和中后机身的研制工作后,江西与中航工业共同投资300亿元规划建设了南昌航空城,打造建立了近20万平米的大部件装配厂房、钣金厂房和热表处理厂房,还投入使用了国内第一台、全球第二台“蒙皮镜像铣”设备。
经济环保
铝锂合金材料用量超过空客A380
据了解,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8座,全经济舱布局168座,高密度布局174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5555公里。具有“更安全、更经济、更舒适、更环保”等特性。
由洪都集团研制的前机身部段包括前段客舱、前货舱和再循环风扇舱,是由蒙皮、客舱舷窗、客舱地板和承力部件等构成的筒状结构部段,包含1600多项零件,涉及近2000项工装。中后机身部段全长9.5米、高4米,共由9块壁板组成,是由蒙皮、客舱地板和承力部件组成的筒状结构部段,涉及4000余项零件。这两个部段都采用了以铝为基、加入适量锂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制造,在国内民机应用上属首次。
“铝锂合金材料耐腐蚀力非常强,是目前航空航天首选的最理想材料。”洪都C919项目总工程师郑和兴告诉记者,铝锂合金材料既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还可以提高强度,洪都承接的前机身和中后机身两个部段约占国产大型客机整架飞机铝锂合金材料的65%。
“采用先进铝锂合金取代铝合金制造波音飞机,重量可减轻14.6%,燃料可节约55.4%,飞机成本可下降2.1%,每架飞机每年的飞行费用也将下降2.2%。”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研究部副部长刘若斯表示,C919使用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铝锂合金甚至超过了空客A380的用量。
攻坚克难 零件报废率从60%降至3%
自2010年承接了铝锂合金等直段的研制任务开始,中航工业洪都便组织实施专项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在3个月时间里,突破了铝锂合金钻孔、铆接、钣金成型等技术难关。
然而这一过程并不平坦。由于新材料属低塑形材料,强度大,单位受力也大,低温下成形极易产生裂纹,必须采用热工艺成型法。在新材料、新设备双重不定因素影响下,前机身长桁类零件成形时报废率超过60%,曾经出现48项零件报废了46件的无奈局面,这样的现实曾让负责铝锂合金型材热压下陷制造技术攻关的80后熊光利及其团队一度陷入束手无策而沮丧的境地。
通过一次次试验,对材料和工艺方法逐步摸索,通过改变磨具结构形式,优化零件的定位方案,改善零件的加热环境等各种措施,最终攻克了此项技术。相比前机身的高报废率,在中后机身长桁类零件成形时,报废率控制在3%以下,从60%降至3%。
而在“蒙皮镜像铣”进入中航工业洪都时,几乎没有人知晓这台设备的存在。因为,这是亚洲第一台、全球第二台“蒙皮镜像铣”设备,它是为了国产大飞机研制而专属定制的。“这台设备主要是以机械加工的方式承接蒙皮化铣,整个过程更科学环保,是构建可持续发展航空城的一部分,也是保障国产大飞机产能的重要设备。”洪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设备安装调试、铝锂合金加工性能改善等问题,相关技术人员远离闹市、坚守孤独,在偏远的南昌航空城专心钻研,一驻守就是半年。
订单517架 参与制造大飞机助推江西经济
记者了解到,根据工程发展阶段计划安排,C919大型客机项目后续还将开展航电、飞控、液压等各系统试验、机载系统集成试验和全机静力试验,首飞前需要完成系统调试、试飞试验设备和仪器安装等工作,计划于2016年首飞。截至目前,C919的订单量已经达到517架,分别来自国内外的9家航空公司以及12家金融租赁公司。
作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除洪都外,我省还具有昌河飞机、602研究所、650研究所和南昌航空大学等航空生产、研究和人才培养单位,在航空产业配套、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等方面都有集中优势,南昌已成为中国航空工业教练机、强击机、无人机、通用飞机以及直升机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参与大飞机制造,对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江西省来说将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通过这一项目,可以为江西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突破口,有利于提高江西航空工业的制造水平,还将带动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整体突破,建立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从而进一步优化江西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省国防科工办负责人表示。
到2018年,南昌航空工业城依托大飞机项目将建设成为一个航空产业突出、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型现代化城区,年总收入预计将达1000亿元。(记者 涂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