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假”引发持续热议 看看人力资源专家怎么说
“周五下午+周末”的短假模式是上周的热点话题。市人社部门表示目前实行周休2.5天假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或有困难。不过,也有企业一马当先,甚至早在4月份就已经这么做了。
“2.5天假”到底如何落地?不妨让笔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经理Wilson一同再来一探究竟。
如何真正理解“2.5天假”?
霍泽凯: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到,此举为了能“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在当下的高铁时代,人们可以轻松在半天之内去很远的地方。如果在夏天每周多休半天假,相信会对各地经济带来不少拉动的效应。
杨博:
不少人以为是把5个工作日直接改为4.5个工作日,其实并不是这样。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石培华指出,“2.5天假”要在“两个坚持”的条件下去理解,一要坚持“国家法定工作时间制度”,另一个是要坚持整个假期安排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造周末可以出行的条件。也就是说,每周工作40小时,分作5个工作日的话,每天保持工作8小时。如果一周工作4.5天,则每天需要工作9小时。
怎样让“2.5天假”扎实落地?
霍泽凯:
佛山有高科技创新企业表示会鼓励员工休“2.5天假”。虽然前提条件是各部门的目标业务要求上升5%,但此决定仍得到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通过。公司方面还表示,此举一出,应聘者人数明显增多。其实,一些按工作成果计算薪酬的行业和岗位,如设计师、销售人员、文字工作者等,工作时间是可由劳动者自己灵活掌握的。如果这些行业或岗位实行“2.5天假”,实际并没有增加用工成本,却可以吸引更多人从事这些工作。
HR Wilson:
推行“2.5天假”,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度安排来调整。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轮休”的考勤调整,在作息不同的多种岗位之间统筹好工作时间,让更多的员工能享受到短假福利。企业还可以通过薪酬的调整,对无法直接实行“2.5天假”的岗位作出补偿,让周末只休息2天的员工多得到半天的薪水。此外,让员工自己选择周末休息2.5天还是2天,也是一种不错的安排。当然,这种制度设计更适合于弹性工作的企业或岗位。
杨博:
有的企业要求员工的行为要一贯服从,有的企业要求员工能够创新,有的企业要求员工勤奋付出获取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也应根据自身实际让员工更轻松地接受休假所作出的不同安排。
“2.5天假”会带来什么改变?
霍泽凯:
《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施2.5天假期。这个“有条件”,除了经济因素的考虑,也应该考虑便民的因素。例如机关事业单位的一线窗口部门,不能每周只对外开放4.5天,而应该开放5天甚至更多,易方便群众办业务。对于“2.5天假”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落实带薪休假,然后才是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如果没有带薪休假,那么,后两者都将是空谈。
HR Wilson:
实际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中的不同部门,采取不同的作息及休息制度已成惯例。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部门一个月只能休息4天,管理部门一个月可以休息8天,那么生产部门可能要考虑给员工其他方式的补偿,这些终归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相匹配。长远看,《意见》发布后,市场会逐渐形成一个调节机制,率先实施“2.5天假”的企业会产生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形成新的口碑或标准,而人力资源也肯定是向福利薪酬有优势的企业流动。(记者霍泽凯、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