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肺6天变黑实为脏水滴注鼠肺 医生:不具说服力

19.11.2013  11:17

  网上文稿展示的正常鼠肺。网络截图

  PM2.5污染后的鼠肺。

  预防用药后受PM2.5污染的鼠肺。

  “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日,一条号称是复旦大学的实验结论引起网站、微博大量转发和议论。相关文稿称,该实验由复旦大学与某医药企业合作完成,实验中对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对此,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感染科主任吕辉认为,PM2.5需经呼吸道吸入肺部,直接用滴注的方式来解释雾霾的危害不具有可比性。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实验结论

   PM2.5令鲜肺6天变黑肺

  昨天,一条《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的消息引起网站、微博大量转发和议论。微博称:复旦大学通过对老鼠研究发现,新鲜的老鼠肺部,在雾霾影响下,6天就变黑。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教授说,PM2.5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成本会大大增加,若形成“黑肺”,几乎无逆转可能,PM2.5会导致肺部疾病乃至肺癌发生。微博还附有3张对比实验图片,分别为正常鼠肺、受PM2.5污染以及预防用药后受PM2.5污染的鼠肺。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表示担忧,也有不少网友对此实验结论表示质疑。

   文稿解析

   PM2.5悬浊液滴注气管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该消息自今年10月25日由网络媒体发布后,陆续有网站转发,标题为《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

  这篇文稿称,该实验项目名为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项目组历时5个月,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在上海徐汇区非工业区采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制成颗粒物悬浊液,对实验大鼠气管滴注PM2.5悬浊液,建立肺损伤模型并观测不同对照组的体征、肺重比、各项关键生化指标以及鼠肺损伤程度。

  依据该消息,研究通过大鼠解剖后发现,PM2.5对照组大鼠经过隔天滴注总计6天后,肺组织变硬,缺乏弹性,呈暗红色,边缘色泽灰白,肺组织有明显可见的黑色颗粒物弥散,俗称“黑肺”。而事先用一定剂量某品牌枇杷膏、枇杷露进行连续灌胃给药的预防组大鼠,肺部颗粒物弥散现象减弱,且色泽逐渐由灰白色偏向于鲜红色。

   实验系校企合作项目

  网络转载消息称,该项目由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与某药企合作完成。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宋伟民教授称:“PM2.5颗粒对肺的损伤一旦形成,治疗的药物成本和时间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彻底消除的难度大大增加,几乎无逆转可能。

  昨天,记者致电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主任宋伟民教授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宋伟民本人去开会了,不在办公室。“该项目由他负责,相关实验细节只能由其解答。”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能联系到研究项目负责人。

   医生说法

   滴注实验不具说服力

  对于上述实验,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感染科主任吕辉表示,用滴注的实验方式得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

  吕辉说,正常情况下,所有实验需要有模型对比,即一方做的实验,其他人在同等条件做实验也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实验室得出的结论需要把具体实验过程和步骤,以及实验使用的材料都公示出来,同时至少要两至三家实验室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实验结论才有说服力,光凭单一实验不够严谨。

  据介绍,新生儿肺部是鲜红的,即使不抽烟、在无污染环境中生存,随着年龄增长,肺部成色也会改变。肺部有一定代谢功能,但经过几十年的气体交换和杂质清除,人体的肺部色素沉着会逐渐增多。这是很正常的生理变化,再好的空气过滤器也不可能过滤掉所有粉尘。

   违反基本的医学定义

  据吕辉介绍,PM2.5是人体直接从空气中吸入的细颗粒物,需经呼吸道进入肺部,使用气管滴注方式将PM2.5悬浊液输进大鼠肺部,得出的实验结论违反了基本的物理定律和医学定义。当PM2.5颗粒物被制成PM2.5悬浊液,即气体溶解成液体,物质形态已经发生改变。同时,液体不可能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部,如果将少剂量的液体注入大鼠气管,液体会导致大鼠窒息或者被呛出来。因为,呼吸道只管排出,没有专门管吸收的细胞,当病毒或脏东西达到一定量时会自动排出来。

  吕辉认为,如果先把大鼠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再从外部把PM2.5颗粒打入该容器,得出的结论还有一定说服力。而在溶度很高的情况下,肺部肯定会有所改变。另外,北京属于平原地区,不构成密闭的环境,无法做出一个精准的实验。

  对于实验中提及的某品牌枇杷膏,吕辉表示,该药“经常用于呼吸传染疾病,属于临床常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