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二号有望“比翼双飞”

26.09.2014  20:48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拥有了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到今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将迎来自己的三周岁生日,而这距离其设计寿命已经超期服役了1年整。今天上午,航天人为天宫一号举办了“庆生会”,将天宫一号三年以来的在轨运营情况进行了公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介绍,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需要,设计在轨寿命2年。

  作为我国未来空间站的雏形,三年来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6次自动和航天员手控空间交会对接,完成了航天器组合体控制与管理、航天员在轨驻留保障、航天员在轨维修操作等一系列技术试验验证,开展了对地遥感应用、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和空间材料实验,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我国载人空间站研制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目前天宫一号运行状态良好,各类装载设备功能正常,携带的推进剂充足,具备继续在轨工作条件,相关部门正在对其进行密切地跟踪监控和维护管理,尽可能延长其在轨运行寿命,为继续开展空间应用与拓展试验奠定基础。

  此外,王兆耀透露,我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随后分别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其对接。鉴于发射时间,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两个飞行器同时在轨飞行的场景。有关专家正在研究利用这种机会开展相关实验。天宫二号在重量上与天宫一号相当,但载荷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应用上也增加了很多新功能,将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生命科学研究和基础物理实验等。

  按照目前的计划,我国预计将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开展相关实验,并在2022年前后发射实验舱,完成我国整个空间站的建造。

  据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总工程师姜国华介绍,目前航天员人选主要来自空军飞行员,未来随着空间站任务的推进,在航天员队伍中将会出现飞行工程师、科学家两类新的面孔。目前,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中,正在着手进行飞行工程师类型的准备,未来根据任务需要再在科学家队伍中进行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