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太平官”开刀还须斩断其“生命力”
仅9月份,南昌查处“为官不为”案件30起、问责97人;前9个月,福州市共有227人受到效能问责处理;而河南全省共有1398人因此被查处……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向“为官不为”干部“亮剑”。(11月23日 新华网)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群众对“太平官”的厌恶,但时下一些“庸懒慢”干部似乎毫不“知耻”,仍然心安理得地在岗位上“打酱油”。比如,一些干部上班懒洋洋、下班喜洋洋;一些干部打太极、踢皮球,把办事群众玩的团团转;而一些干部表面上一副“忙碌”状态,实际上却是装样子、混日子;更有一些干部打着“报表”、“下村”等旗号,结果人却跑到回了家中。
事实上,不仅群众痛恨为官不为的“太平官”,其他踏实工作的干部同样对这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人不满。而“太平官”隐含的破坏力,更是不可估量。一方面,“太平官”感染的范围大,且很难被抓住“把柄”,不断损害政府公信力,“生命力”十分顽强;另一方面,“太平官”的不作为,往往导致各项机制产生“断裂”和“漏洞”,造成一些“老虎”、“苍蝇”横行无忌。甚至可以说,为官不为的“太平官”就是在不断腐蚀国家,不治就会使国家系统慢慢“病入膏肓”!
就笔者看来,必须从制度上加强“发力”,从严落实责任、细化标准,才能斩断“太平官”顽强的“生命力”。一是要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畅通各项制度的运行,否则制度尚未发挥功效,自身就会被为官不为“腐蚀”了;二是要强化追究责任、织密监督之网,要综合利用网络、社会、群众等力量,揭开为官不为的“马甲”,并且深挖严打,不留死角、不留情面;三是打蛇打七寸,要在干部的“饭碗”上下刀,可以通过改革干部管理和官员任职制度,激励更多“有为”官员“上位”,让“太平官”陆续“下位”,甚至可以打破为官不为的“铁饭碗”,从而形成一股“有为才有位”的好风气。
总之,“太平官”因其“生命力”顽强而成为“顽疾”,要彻底整治不可一步登天,必须一点一点地解剖,从根源上斩断其“生命力”,最终使其无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