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观轶闻:太阳系外行星也能“批量”发现

03.03.2014  17:28

   一周国际要闻(2月24日-3月2日)

   本周焦点

   人类皮肤细胞可变身功能性肝细胞

  目前的再生医学技术要生成完全成熟的细胞还很困难,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在该领域实现一项重要突破:他们不经过诱导多能干细胞转化环节,开发出了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成熟的全功能肝细胞的方法,并证实,这些细胞被移植到模拟肝功能衰竭的转基因实验小鼠体内后,仍然能够自行蓬勃生长。

  尽管这还不是完全成熟的细胞,但正在朝该方向发展。在未来,新技术可能成为不需要全器官更换或者因供体器官有限而无法移植的肝衰竭患者的一种替代疗法。

   本周争鸣

   英“一父两母”技术接近实用

  英国卫生部2月27日公布一项草案,就“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的具体操作规范展开公众咨询,咨询的议题并不是这项新技术要不要实施,而是如何实施。如进展顺利,相关法案将最早于今年年底实施。“一父两母”技术由英国2010年首次公布,有望阻止线粒体遗传疾病。但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类胚胎,以技术改变了生命诞生过程中的基本组成模块,且这种改变还会永远遗传下去,允许其使用将是“道德滑坡”。

   一周之“

   首个无电池手势识别系统有望替代触摸屏

  空中手指轻弹,包内手机静音?美国华盛顿大学建立了一种无电池运行的低成本手势识别系统,就允许用户仅用简单的手部动作控制隐藏在视线之外的电子设备。其原型被称为“AllSee”。这种手势控制电子设备的技术可能很快成为替代消耗大量电力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触摸屏传感技术。

   首次证实“变色龙”病毒可感染WiFi网络

  英国利物浦大学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一种名为“变色龙”的病毒可以感染WiFi(无线)网络,而这种病毒在人口稠密地区的传播效率不亚于普通感冒病毒的人际传播。它利用家庭和企业接入WiFi网络的接入点感染WiFi网络,不仅传播迅速,而且能够躲避检测,并确定哪个WiFi接入点的加密技术和密码最易攻破。

   前沿探索

   自旋纳米粒子会自组装成“活着的晶体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解决纳米技术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使粒子自我组装时发现,只是让纳米粒子自旋就会诱导它们组成科学家们所谓的“活着的旋转晶体”,这种晶体或许可以用作纳米泵,在设备内运输物质;也能顺带解释生命的起源。而科学家们之所以称这种晶体为“活着的”,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自己就采用一种非常简单的规则呈现出了生命的形式。

   一周技术刷新

   在一块芯片上成功整合光与电

  美国东北大学和韩国庆熙大学首次在一块电子芯片上整合了电子和光的性质,并开发出一系列基于这种芯片的创新型设备,其可用光、电两种输入方式进行逻辑操作,为制造混合光电逻辑元件提供了一种可升级平台,也代表了未来光电计算机制造中的一项关键性突破。

   ”案现场

   44亿岁锆石晶体当选地球最古老物质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利用一种最新的测年技术,对一直存在年龄争议的澳大利亚锆石晶体进行测定,证实它确实形成于距今44亿年前的地球最早期。地球本身形成于约45亿年前,因此这一锆石样本堪称现今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

   奇观轶闻

   系外行星也能“批量”发现

  美国航天局日前宣布,通过“多重确认”统计学技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任务团队新确认715颗太阳系外行星的存在。而“批量”确认如此多的行星,使得人类已知行星的数目几乎一下子翻了一番。至此,获得确认的系外行星总数接近1700颗。(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