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评撒切尔一生的最爱:丈夫和唐宁街10号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2013年4月9日A12版,作者:阿南,原题为:《从杂货店里走出“铁娘子”》。
87岁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平静地走了。当初,命运选择她降生在英格兰小镇的杂货店里,她却从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伦敦唐宁街10号的英国权力中枢。这在贵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国,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她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卸任后一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女人不是软弱和无能的代名”,玛格丽特用她的作为证明了这一切。
父亲自小培养独立人格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上,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店主。当撒切尔夫人才5岁时,他就教导女儿: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当撒切尔夫人7岁时,罗伯茨带女儿到图书馆去,只允许她看三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他有意引导女儿日后从事惊天动地的政治生涯。
撒切尔夫人早年生活清淡艰苦,家里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她没有值钱的东西,难得看一次电影或戏剧。这并不是罗伯茨没有钱,而是他执意为女儿创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氛围。在家里,罗伯茨有意与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机智沉着、语言辉煌、充满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雄辩艺术。11岁时,撒切尔夫人进入凯斯蒂女子学校。在凯斯蒂辩论俱乐部的辩论会上,她以思维敏捷、观点独到、讲话准确、气势磅礴而使同学们甘拜下风。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女首相搬进举世瞩目的唐宁街10号时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政治已经溶进了血液”
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撒切尔夫人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她1943年进牛津大学学习化学专业。到这里不久,她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
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撒切尔夫人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在此期间,她结识了丹尼斯·撒切尔,两人后来坠入爱河。
出于政治上的勃勃雄心,1951年,丹尼斯·撒切尔向她求婚时,她提出要以婚后不干涉她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为前提条件。婚后,玛格丽特竞选上院议员时遭到拒绝。丹尼斯鼓励说:“你的劣势就是你的性别。但如果你能够好好利用女性魅力,它将成为支持你的力量。”听从了丈夫的建议,玛格丽特开始精心打扮自己。 她染了头发,并穿开领上衣和短裙。玛格丽特令人眼前一亮,凭借清新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她终于在芬奇利区改选议员时脱颖而出。
很满意“铁娘子”称呼
“女人不是软弱和无能的代名”,玛格丽特用她的作为证明了这一切。1976年,当时还不是首相的她在一次演讲中抨击苏联,最著名的一段是:“当我们把一切放在大炮前面时,他们却把大炮放在黄油前面。”作为回应,苏联《红星报》称她为“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对这个称呼却很满意,认为符合自己的性格。
1979年,她当选为英国首位女首相, 开启“铁娘子时代”。1981年,英国梅兹监狱发生绝食事件,他们企图逼迫政府将其释放,但玛格丽特态度坚决:“对共和军囚犯让步就是给他们颁发屠杀无辜的许可证!”结果有10名囚犯因绝食而亡。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岛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争端。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十周后,英国击沉了阿根廷唯一的航母“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此役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决马岛问题的念头。1984年,她侥幸逃过了爱尔兰共和军设置在布莱顿的保守党大会的炸弹。
1989年,保守党在是否加入欧元联盟的问题上陷入分歧。她拒绝接受“我们根本无法控制、连利率都不能由自己决定的统一货币”。尽管欧元问题成为压倒她政治身躯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因反对加入欧洲货币联盟而在1990年被她的政治盟友们逼宫下台。
争议是她形象的一部分
由于党内分裂,撒切尔夫人1990年11月同意辞职,此时她已经三次蝉联首相。1992年,她被册封为终身贵族。
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在竞选中获胜,她踏上唐宁街10号的台阶,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围绕着撒切尔夫人的争议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她带来的不仅是英国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时的眼泪在民众中引起的是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一定程度地医治了战后长期困扰英国社会的“英国病”,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2007年,高达2米的撒切尔夫人铜像在下议院大厅揭幕,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尔夫人石像在移送到下议院前,被示威者砍去头部。已有超过两万人在一份并非当真的请愿书上签字,要求撒切尔夫人死后不进行国葬,改行私人葬礼。请愿书上写道:“这是独一无二的减少政府支出、进一步证明撒切尔女男爵率先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价值的理想方式。”
“铁娘子”绰号的来源之谜
1976年,当时的尤里·加夫里洛夫是个年轻军官,在苏联红军的《红星报》当记者。有一天,他突然冒出个念头,决定把撒切尔夫人和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相提并论。最近,他首次公开了这一事件的内幕。
加夫里洛夫说:“这的确是我的想法,我也没有受过任何人的启发。我把这个称号写在了1976年1月24日一篇文章的标题中。当时,似乎人人都喜欢这个说法,她的反对者认为这准确地点明了她的倔强和顽固,而她的支持者则把这看成是力量的象征。”
加夫里洛夫是在读了撒切尔夫人的一份演讲稿后,想到这个绰号的。当时,撒切尔夫人还是英国反对党的领袖,她的那份演讲稿的题目是《唤醒英国》,她在演讲中特意警告世人要注意苏联的威胁。
加夫里洛夫说:“我脑子里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俾斯麦,他的称号是铁血宰相。但我无法用一个男性化的词汇来形容撒切尔夫人,因此我把首相一词换成了娘子。我至今还为能够想到这个绰号而自豪,但我没有任何冒犯的意思。只是,我那时候的确感到苏联正面临着一个强劲的对手。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谈论和平和友谊,她会无视英国国内的反战运动并成为美国的最坚定的盟友。”
在撒切尔本人的自传中,她曾把这个绰号的来历归之于苏联的新闻机构塔斯社。
事实上,当时塔斯社是从《红星报》借用了这个绰号。在加夫里洛夫的文章标题出现之前,英国之外对撒切尔夫人还知之甚少。因在担任英国教育大臣期间取消了英国学校的免费牛奶,她曾被奚落为“牛奶掠夺者”。
晚年凄苦“后悔从政”
自从1990年辞职后,“铁娘子”逐渐淡出了英国政坛。但对于这位让“政治溶进自己血液里”的强人来说,晚景显得过于凄凉。丈夫撒手人寰,与子女关系冷淡,中风之后又饱受病痛折磨。这让她对当初的理念产生了怀疑,甚至坦言“后悔从政”。
中风后记忆力衰退
2001年12月,撒切尔夫人与丈夫丹尼斯爵士赴马得拉群岛度假,但在庆祝50年金婚纪念日时曾出现轻度中风。中风后,撒切尔夫人的记忆力大大受损。随后她几乎从不读书看报,这对于她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她几乎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有时候甚至是一句话没有读完就忘了开头。不能通过媒体再来获取信息,这对于撒切尔夫人来说是莫大的痛苦,毕竟她曾经拥有惊人的记忆力,能随口说出多年前的经济数据。
丧夫之痛占据心灵
2003年6月26日,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去世。丧夫之痛占据了撒切尔夫人的心灵。“母亲一生最爱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唐宁街10号,一个是父亲丹尼斯。”她的女儿卡萝尔曾说,“如今,她的两个最爱都被剥夺了。”
自从丹尼斯去世以来,本来就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夫人几乎就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
与子女关系冷淡
对于晚年的撒切尔夫人来说,更为严重的是与子女越来越疏远的关系。
撒切尔夫人的长子马克·撒切尔是有名的花花公子,曾在1982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时,失踪6天。尽管晚年的撒切尔夫人已经年老体衰,又患有老年痴呆症, 但居住在西班牙的马克也只是四到六个星期才会探望她一次。马克的双胞胎妹妹卡萝尔从事媒体工作,并热衷于参加真人秀之类的节目,但有时候数月都不去看望她87岁患病的母亲。另外,撒切尔夫人的两个孙子现在与马克的前妻在一起,居住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
2012年,英国保守党资深议员斯宾塞出版了自己的新书《斯宾塞日记》。书中披露了撒切尔夫人在1995年4月与斯宾塞谈话的内容。尽管多数英国人认为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首相,但斯宾塞的新书从另一个角度让人们认识了一个更关心家庭生活,不愿意从政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坦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