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微信朋友圈买“名表” 不到一个月就罢工

05.12.2013  16:52

  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名表”,还不到一个月竟然不走时了。前不久,杭州网友“木糖醇”遇到了这样的倒霉事,想向卖家讨个说法最终却忍气吞声。究其原因,原来这块手表是她自己从微信“朋友圈”里买来的。

  时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微信平台做起生意,微信“朋友圈”开始演变成“商圈”。而一些质量堪忧的山寨货也涌入圈子里,滥竽充数。消费者一旦遇到这样的事,维权往往遭遇尴尬。

  现象

  “朋友圈”里买了一只手表,不到一月就罢工

  “木糖醇”是一位时尚白领,她喜欢奢侈品但碍于有限的工资,仿名牌的A货便成了她的首选。

  今年11月11日,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款所谓超高仿雷达手表,这款表的正品在专柜要卖到1万多元,而仿货只要3800元,再加上“双11”卖家搞优惠,只要2600元的价格,着实让她心动不已。“木糖醇”当即付款给对方,拿到这款手表。

  可是新鲜劲还没过,她就发现手表不对劲了。这表总是在时隔一两天后比正常时间慢五六分钟,再过了段时间,指针直接不走了。维修了一次还是老样子。

  当“木糖醇”提出要换货时,卖家却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称,自己的供货方一再强调是不予以退货的,如果要退自己承担损失。

  无奈之下,“木糖醇”选择放弃换货,毕竟这卖家是自己朋友的熟人,她担心为了一只手表反而伤了友情。

  “以后再也不会轻信微信‘朋友圈’里的商品,再也不敢装‘土豪’了。”“木糖醇”愤愤地说。

  下单买羽绒服后,微信卖家就不理不睬了

  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遇到不顺心的还有一位天津的赵女士。为了给自己维权,赵女士拨通了杭州市工商局12315消费投诉热线。

  上个月,赵女士发现有个陌生微信号邀请她加入“朋友圈”。打开一看,这个微信号是卖衣服的。“卖家在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一些名牌衣服图片,看上去挺漂亮的,价格也不贵。我还看到卖家发图表示自己在杭州有实体店,就同意加入‘朋友圈’。

  赵女士告诉记者,她先花了530元买了一件巴宝莉的高仿羽绒服。衣服拿到手后发现有色差,要求卖家换成黑色。当时卖家立马给换了。随后她又买了另外一款羽绒服。没想到,付了款以后,卖家怎么都不理她了。

  “刚开始还跟我说不着急,会发货的。等我要求退货,对方又不同意。后来天天微信上催他,也不搭理我,打电话更是不接。

  最后,杭州市工商局上城分局望江所帮忙找到了这个卖家的实体店,赵女士这才拿到下单的第二件羽绒服。

   微信交易维权难,消费者须谨慎识别

  “微信是基于社交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如果仅是在微信上转发奢侈品照片,很难界定这是一种涉嫌侵犯名品的知识产权的非法经营行为,因此在权益受损时也很难通过正当渠道维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尤其是奢侈品时,要警惕微信商品交易,切莫蒙蔽双眼。”杭州市工商局淳安分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咨询微信消费纠纷的很多,但真正来维权的尚还处于“零投诉”。杭州市工商局12315中心目前也只接到一起投诉。

  杭州市消保委副秘书长陈杭说,微博“朋友圈”有别于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平台。消费者在这里购买到伪劣商品,也没有办法向平台商投诉。若真要维权只有起诉商家,但前提是消费者得知道商家的真实身份。

  “微信上的商家没有营业执照,监管尚属于空白。消费者想维权,总处于劣势。”陈杭提醒消费者,微信上的商家销售的商品最好不要买,那些仿名牌的山寨货更不要买。

   利用“朋友圈”“杀熟”,消费者知假买假难投诉

  以前山寨货在实体店里偷偷摸摸地卖,后来有淘宝、微博等平台,就转移阵地,现在又开始大肆进军微信平台。

  目前,“朋友圈”的生意主要以化妆品、奢侈品代购以及服饰鞋包的销售等为主,有全职卖家,也有兼职玩票性质的卖家,还有很多则是从帮忙代购发展成了全职代购的卖家。

  记者联系上了一名湖州的微信“朋友圈”专职卖家琳琳。琳琳在网上销售山寨名牌已有好几年。从去年开始,她把生意转移到微信上。为了招揽生意,琳琳没事就到大商场、高档小区里使用微信“摇一摇”的功能,吸引周边“多金”的潜在消费者加入“朋友圈”。她的微信生意规模因此越做越大。她告诉记者,她卖出去的货其实都是广东那边的厂家直接发货,自己只需运营微信“朋友圈”即可。

  另外一位卖家小陈是一家公司的信息技术员,工作时间还算宽裕,一年前在朋友的撮合下合伙做起了微信代购生意。

  “微信代购很简单,根本无需打理店铺,只要将供货商提供的照片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有人问就卖。供货商给的价格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差价就是纯利润。”小陈坦言,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自身也明白,自己买的是高仿货,价格和专柜相差很大,商品出现瑕疵也就“忍气吞声”了,这种知假买假的潜规则,在奢侈品山寨货中尤其泛滥。(本报记者 高丽莎 通讯员 方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