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容易获哪种诺贝尔奖? 女性只擅长文科?
获得诺贝尔奖究竟意味着什么?荣誉?金钱?或者你想象不到的好处?
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之际,记者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对话诺贝尔奖不同领域的获得者,聆听他们眼中的诺贝尔奖、眼中的中国。
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既有今年新晋的“新生”,诺奖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兴奋;也有去年获得诺奖的“二年级生”,从“过来人”的角度看待诺奖及其带来的效应。
》》对话诺奖得主:获奖后最苦恼科研时间被占用 》》教育时评:究竟是谁炮制了“屠呦呦致辞”鸡汤文
》》教育时评:伪造的屠呦呦“致辞”何以盛行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1日零点12分,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包括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10人获颁各自奖项。
在诺贝尔奖115年的历史上(1901~2015年)共有900人次(4人2次,分别为居里夫人、约翰·巴丁、莱纳斯·鲍林、弗雷德·桑格)和机构次(24个机构,其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3次)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女性获奖人数为48人,女性获奖次数为49次(居里夫人获物理奖和化学奖各一次)。在各个单项中,女性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12人、化学奖4人(次)、物理学奖2人(次)、经济学奖1人、和平奖16人和文学奖14人。
女性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如此之少,表明诺贝尔奖主要是一个男性获奖的领域。以获奖总人数(次)计,女性占比为5.44%。从诺贝尔奖的各个单项看,可以比较出女性在各个奖项中获奖的难易程度。
女性最容易获得的诺贝尔奖是文学奖,迄今该奖项有112人获奖,其中有14位女性获奖,占12.5%。其次,女性容易获奖的是和平奖,迄今有129人和机构(103人+26机构)获奖,其中有16位女性获奖,占12.4%。
女性最不容易获得的是物理学奖,迄今共有201人获奖,只有2名女性获奖,占0.99%。女性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样不容易,迄今总共76人获奖(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其中只有1位女性获奖,占1.32%;化学奖迄今共有172人获奖,其中有4名女性获奖,占2.32%;屠呦呦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增加了该奖项女性的数目,而且该奖项是诺贝尔奖中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奖项,达到210人,不过,女性也只有12人,占5.71%。
这是否意味着女性只擅长文科,而理科则需要相对逻辑和数理思维见长的男性来从事和承担呢?
这个问题注定会引发激烈争论。2005年美国《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在科研上女性并不比男性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出色。例如,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美国兽医学和药学方面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超过了男性,占2/3。女性科学家是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的。
还有更多的研究从两性大脑方面加以解读,有的认为两性大脑有差异,有的认为无差异。从后一观点来看,男女两性同样能创造出优异的成果,并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行为神经科学家达芙娜·乔尔(Daphna Joel)等人的一项新研究,于2015年11月30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该项研究显示,男女的大脑并无显著差异。他们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1400多个个体大脑中灰质和白质的体积,并研究了弥散张量成像中的数据(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能显示白质是如何在大脑当中延伸并将不同区域连接起来),结果显示,男女大脑结构是有一些差异,如男性大脑左侧的海马体(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一个区域)通常要比女性的大。然而,无论是在哪个区域,男女的大脑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有些女性会拥有比普通男性更大的海马体,也有一些男性的海马体甚至比女性的平均水平还要小。总体而言,23%到53%的大脑都是偏男性化区域与偏女性化区域共存的混合模式,只有极少数的大脑(0%到8%)中所有的结构都为“男性化”或都为“女性化”,并没有所谓的男性大脑或女性大脑。
尽管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质疑,但也更可能得出一个结论:男女大脑并无多大差异,两性能否获得同样的成就主要在于后天的环境、制度设计和个体的努力。
不过,最近“女科学家萌芽计划全国高中生认知调研”的结果表明,即便在环境和制度上进行改善,也没有多少女生愿意做科学家,她们认为,女科学家是科学领域的少数群体,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更不如男性有优势,而且科研“缺乏生活情趣”;女科学家所享有的社会地位不够高,她们的付出与所受到的社会关注并不完全对等。
看来,如果不从观念和制度上下功夫,诺贝尔奖在未来主要还是男人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