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女教师打吊瓶上课”,敬业也需以人为本

06.09.2015  09:43

  9月2日,一则“最美女老师”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照片中,一位身着白色上衣的女老师一边打吊瓶输液一边讲课,引发网友点赞。(9月5日《新文化报》)

  “女教师打吊瓶上课”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后,不少人感动于这位吉林女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并纷纷为其点赞。能够为了教育事业作出如此的牺牲与付出,其敬业如斯,也是学生之福。爱岗敬业这类好人好事当然人人乐见,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行为的确精神可嘉,但并不值得提倡。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使教师再敬业,也不应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女教师无疑非常敬业,但敬业却不能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为学生负责固然重要,但新时代的今天并不提倡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任意地为教育“献身”。严格来说,走动输液无论对患者还是对医生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女教师将吊瓶流速开到最大,并不顾医生反对坚持上课,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某种意义上说,老师亏待自己,也是对自己从事的教育职业的不负责任。

  身教胜于言教。的确,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作为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让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责任。设想一下,如果在教师带病工作的时候突然晕倒,随之而来的恐惧和紧张必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虽然社会需要爱岗敬业的教师,但不利于教育长远发展的行为并非社会所需。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然而,老师为什么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去坚持上课?又是什么原因使老师难以取舍、难以两全?深究之,其实是骨子里缺乏制度的保障。长期以来,教师资源配备不到位、学校制度规定缺乏合理规范、教师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都使得教师这一职业责任与苦涩并存。因此,学校在制度的设立上更需以人为本,管理方式更需趋于人性化。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患病后依然坚守岗位”的种种事迹,也习惯于把“带病坚持工作”看作一种精神模范。但笔者看来,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既不科学更谈不上人性化。正如打吊瓶上课的女教师一样,虽精神令人感动,但我们并不敢去一味讴歌。有病就要看病,就要休息,毕竟身体要紧。等把病养好,恢复到精力充沛的状态,工作起来岂不是更好?在更加注重人性化的今天,还是少一点“轻伤不下火线”为好。倘若在敬畏生命的前提下仍能做到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这样的教师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