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失明奶奶” 她心中阳光灿烂

13.05.2015  16:19

  她双目失明却笑容灿烂,让每一个看到她的人都感到温暖。铜鼓县高桥乡花山村七旬奶奶刘孝英的故事,在当地传递着一份心灵震撼。

  鼓起生活勇气

  刘孝英生于1943年,娘家在铜鼓县温泉镇。她出生时因眼角膜发育不全,眼睛仅有微弱的感光,长到几岁时微弱的光感都消失了。

  眼睛看不见,可以用手去触摸和感知,用鼻子去闻。外婆和奶奶对她倾注了非常多的爱,拉着她的小手去感知世界,手把手地教她做饭、洗衣、缝扣子……

  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学会了许多基本生活技能,在家中能够做到生活自理。隔壁邻居有一位小学教师,还经常教她拼音和普通话。

  1965年,刘孝英结婚了,嫁到了高桥乡花山村。这一年被她看成最难的一年:“丈夫每天早上出去干活,忙到晚上才能回来。我哪里都不能去,一个人在家不仅没有伴,还磕磕碰碰,经常摔倒,感觉快活不下去了。

  后来,一位解放军女战士住到了刘孝英家。这位女战士有文化,很热心,经常和她交流,教她背毛主席语录,讲愚公移山和很多英模故事,鼓励她面对生活,克服困难。

  女战士只住了4个月,却让这个双目失明的农家女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刘孝英从自强自立做起,慢慢练就了一种独有的记忆方法。她将家中物品的摆放位置以及门槛、台阶、水沟等位置都记在心里,甚至摸索着熟悉了房屋周围的路、石、树和菜地。

  慢慢地,她再也不会那么容易磕碰和摔倒了,种菜打柴、养鸡养鸭等活儿,也都能自己做了。由于心灵手巧,勤劳肯干,她和丈夫还抚养了4个孩子。

  善学成种养能手

  1966年,刘孝英第一次听到广播,从此与收音机结缘。独自在家时,她一边做家务,一边听收音机,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变成了小山村里最“新潮”的人。

  刘孝英经常给乡亲们讲她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新鲜事,还把自己学到的种养知识传授给乡亲们。因为讲究科学种养,种的菜、养的鸡鸭长得好,她还多次被评为花山村的“种养能手”。

  “奶奶、父亲、弟弟、妹妹都是共产党员,我也想和他们一样入党。”刘孝英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71年5月,刘孝英在棋坪镇卫生院治病时,得知入党申请获得批准,激动得一夜未睡。

  尽管住得偏远,刘孝英从来不会落下一次党员会和村里的大会小会,因为这是她为乡亲们服务的好机会。“现在国家讲依法治国,我就把从广播里听来的法律知识,用方言故事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刘孝英说。她还把从广播里学到的中医养生、健康饮食、健身方法等传授给大家。

  巧手织毛衣献爱心

  虽然双目失明,刘孝英却有一双巧手,学会了织毛衣,能织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别人教我织,我就记住织法,凭着感觉织好每一针。”刘孝英说。

  2007年,刘孝英从广播中得知,有企业组织“恒爱行动”号召大家领取毛线,为孤残儿童编织毛衣毛裤。她赶紧打去电话报名,很快收到了企业寄来的毛线。

  普通人织一件毛衣只需要一周时间,双目失明的刘孝英却需要20多天。她一针一线,孜孜不倦,织“爱心毛衣”一直坚持至今。目前,刘孝英共寄出了10多件爱心毛衣、10多条爱心围巾。“只要我还能织得动,孩子们还需要爱心毛衣,我就会一直织。

  李秋秋 江西日报记者 邹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