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好码农开土豪金车每天去公交站免费揽客

22.01.2014  14:00

      阿里巴巴有位好码农,开着土豪金的车子

        车前有块牌子“搭车去淘宝城,免费

        每天去公交车站“揽客” 顺上苦等公交的同事去上班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赶不上班车,等不到公交车,打不到出租车,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时候,你是否期望有个王子开着宝马(只要是能动的车,奥拓、QQ都行),赶紧把你带到单位,在最后一秒打卡。

        据说,在杭州文一西路通往阿里巴巴淘宝城的道路上,真有一个“王子”开着自己买了不到3个月的新车,在各个公交站点溜达,如果有挤不上公交车又愿意信任他的同事,就可以搭车前往淘宝城。

        小伙子是淘宝城的一名普通码农(小编注:码农,指编码的农民,是软件开发人员的自嘲称号),阿里花名圆影。每天早晨8点30分到8点40分左右,从蒋村花园往淘宝城开,遇见公交车站就会“打包”带走去淘宝城的同事。车很好认,土豪金的颜色,车前窗贴着“去淘宝城免费”的牌子。

        在公交车站喊“有人去淘宝城”吗

        结果被当成黑车,没人来

        “我是去年7月进入淘宝网工作的,刚好遇到大搬家,我自己也搬家了,搬到老余杭了。”圆影说,他是2013年11月1日买的车,“每天早上我开车到蒋村花园送老婆去坐B2公交车,然后空车开到公司去上班,一路上会经过好几个公交车站,比如合建村、 文一西路花蒋路口、枫树湾河桥、何家坝等等,有好多阿里的同事在那里等车,而且车都很挤,很多人挤不上车,所以,我就开车去各个车站拉拉人,让大家搭我的车走。

        大概是2013年11月中旬,圆影默默开始尝试让人搭顺风车。“我其实挺不好意思喊人搭车的。”圆影说,一开始他到了车站,就把副驾驶的车窗放下来,然后对着等车的人喊一声“有人要去淘宝城吗”。

        “一开始搭车的人特别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大家不好意思上陌生人的车。”圆影说,2013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一个星期里基本只有两三个人来搭车。后来他发现问题了,“我可能比较像黑车司机。

        醍醐灌顶来源于一个从北京来淘宝城的小伙子。“那天,我看着一辆公交车从车站开走,这个小伙子没能挤上车,就上了我的车。”结果到了淘宝城,小伙子问:“多少钱?”圆影愣住了:“不要钱,不要钱的。”小伙子也愣住了。

        圆影顿悟了。于是他直截了当做了一块“阿里巴巴员工,去淘宝城免费”的牌子放在前挡风玻璃上,“免费”两个字写得很大,处于绝对显眼的位置上。

        果然,此牌一出,上座率大大提高,“基本上在合建村就能坐满了。”圆影说。

        搭车的女孩比男孩多

        做好事被传颂也亏了一位女生

        他没统计过车上搭过多少人,但是印象里搭车的女生比男生多一些,“大概是女生比较大方的缘故。”圆影觉得。

        据一位搭过圆影车的女生透露,“我觉得他白白净净的,带个眼镜,一看就挺让人放心的。

        圆影,女生这么评价你,你老婆知道吗?

        圆影的事能被记者知道,也是多亏了一位活泼的女孩子。

        搭车女孩叫苏琴,那天出门晚了点,正好没能挤上一辆公交车,“我往后一看就看到了圆影的车,车上写着去淘宝城免费。”苏琴说,她早就听同事说过,有个挺好的同事会请大家免费搭车,“哇,那天我要迟到了,结果一转身,就看到这个传说中的顺风车出现在眼前,真是救星呀。

        苏琴下车时就要来了圆影的姓名和“来往”名,并且把自己遇到救星的事情告诉了来往的“阿里小报”。

        于是圆影同学就出名了,他说:“这个事情连记者都知道了,其实真的就是小事。

        淘宝城附近的人也会搭车

        期望有更多人跟他“抢活

        搭车一个多月,圆影说:“最有印象的一次,是碰到两个搭车的乘客,上车后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没想到今天被男人主动搭讪,嘿嘿。”圆影当时脸就刷地红了,心底一个声音在呼喊:哥,我不搞基!

        不过这样的事情很少,其实大部分时候搭车的同事都是默默去单位的。“我不太说话的,看路况要紧。”圆影说,“所以有时候一路都没有人说话,大家就默默去单位,有时候他们聊天,我开车。很少有一车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到了地方,也就大家说声再见,或者加个来往,“有几个人也和我聊,但是没成朋友也不要紧,因为我的目的不是交朋友,只是想力所能及帮帮大家。”圆影的想法确实朴素,只是想能帮一个是一个,带一个人走,公交车上就少一个人挤。

        现在圆影偶尔还会扩大“经营范围”,经常会把海创园或淘宝城附近上班的人也带上车,圆影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上班的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师傅们”来跟他“抢活儿”……  本报记者 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