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垚烽:如何巡视才能打开干部的“话匣子”?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巡视组的作用日渐受到关注。但近日,有参与过巡视工作的干部吐槽称,巡视中让他最头疼的问题是,一些干部对巡视组不敢或不愿讲真话,谈成绩多,讲问题少;一些干部即便是谈问题,也明显有保留。(2月11日《人民日报》)
作为当前反腐工作的重要一环,巡视制度在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盘点近年来落马的众多“大老虎”,如陈良宇、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等案件的部分线索,就是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但也应该看到,现阶段的巡视制度与巡视效果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巡视工作覆盖面不够宽,巡视内容宽泛、重点不突出,以及一些干部不愿对巡视组打开“话匣子”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无疑,这有助于破解前两个问题,但如何消除一些干部对于巡视组的疑虑心态,使他们敢于讲、愿意说,同样是个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某种意义上,相比扩大巡视的覆盖面,提高巡视的实效性或许更为关键。
众所周知,依靠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巡视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其力量源泉。但正如民谚所云,“批评领导,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现实中,一些干部群众或是出于害怕打击报复、或是因为担心影响关系,在面对巡视组时不敢说真话、不愿说实话。任由这种言说气氛存在并扩散,势必严重妨碍巡视作用的发挥,其背后所呈现的畸形官场生态更是令人不寒而栗,这种情况不除,谈何构建健康、正常的党内民主、机关民主?
平心而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年,纪检部门着实下了一番力气。在保护举报人方面,如今巡视组普遍采取了“一对一”谈话、接受匿名举报等方式,加大了对举报人身份信息的保密工作;在巡视制度层面,除了加强对监督机构的监督,还探索建立组长库,实行“三个不固定”,即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的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特别是后一点,有助于避免巡视关系固定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防止“巡视腐败”。
但尽管如此,一些干部紧守“话匣”的现实还是给巡视组、给巡视制度提了个醒。毕竟,举报信最终转到被举报人手上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即便对整个巡视工作来说,这样的情况只占百分之一;但对于举报人而言,却可能带来来百分之百的麻烦,其“寒蝉效应”不容小觑。
保护举报者没有最严只有更严。何况,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体制远远谈不上完善,相关规定过于抽象,缺少可操作性,不能给予举报人有效的保护。如何在法律、制度及操作层面解决这个问题,使干部群众乐于向巡视组打开话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随着“先反腐,再渐次改革”成为共识,是时候想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