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今天成了烈士,你就是罪犯!”
“咔哒。”
5月6日21时许,江西高院1301室,门应声而开。
“灯大开着,窗户也开着。有几张案卷掉在地上了,应该是被风吹的。沙发上,沙发上——”刘新明顿了顿,有些哽咽。她看到丈夫胡国运,江西高院的一名二级高级法官,倒在沙发上,披着法袍,身子已经凉了。
一大早才并肩出门、一同上班的丈夫,居然就这么没了鼻息。她觉得头脑发懵,眼前天旋地转。
“那天南昌起风了,下了好大的雨。”
5月5日21时许,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不足24小时。
“淅淅沥沥——”断断续续的水声从阳台上传来。
“他在擦风扇。”刘新明回忆说:“五月的天热起来了。他清洗了风扇,打算给我爸用。”
把岳父接到家里照顾,是胡国运的主意。“我公公过完年去世了,他好伤心,觉得亏欠老人家。办完后事,他就和我商量,要把我爸爸接到家里来。”
为了“伺候”好岳父的胃,胡国运亲自下厨,每顿饭要烧四菜一汤,雷打不动。“鸭子肚片、墨鱼汤、黄鸭头炖老豆腐……”当晚的饭桌,丰盛一如既往,88岁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的岳父,吃得乐乐呵呵。
结婚28年,刘新明一直安心得很。她习惯了胡国运的“打点照顾”,方方面面,周周到到。
“我比较忙,下班也晚,他担起很多家务,孩子也是他一把拉扯大的。”
然而,这么顾家的胡国运,却曾对着家人,立下一条“铁规”。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两名案件当事人找到胡国运家,手里拎满了礼品。
“我们说几句话就走。”隔着一扇铁栅栏门,两人连声请求。
“他们在外面站了半个多小时。”刘新明于心不忍,劝丈夫开门,让他们进来说话,礼物不收便是了。
“不行,这个门不准开!我手上的裁判权是我的吗?我能给吗?!”出乎刘新明意料,这一次,丈夫坚决得很。
“家里的事听你的,但是我工作的事,你不能插手。”在刘新明的印象里,胡国运一向随和,这是仅有的一次“大发脾气”。
自这件事后,他们家立下一条“家规”:凡是案件当事人上门拜访或送礼,一概拒绝。“这是底线,底线没守住,这个家庭也不会安宁。”
十多年从未破过。甚至于面对宠爱有加的女儿,他也未曾动摇。
2018年,女儿胡君妍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就业难题摆上了桌面。
“让孩子去家好点的律师事务所,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面对亲戚朋友的建议,胡国运二话不说,顶了回去:“我今天开了这个口,明天岂不就要办亏心案?”
最终,女儿不负期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广州市税务系统的公务员。
入职时,胡国运一人拖着2个箱子,背着4个大包,坐火车赶到广州,为女儿送行李。“他是想用行动弥补心里的亏欠吧。”
从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再到省高院二级高级法官,一路走来,胡国运手握裁判权,但“一尘不染”。
5月6日早4点46分。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还有17个小时。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
天尚未大亮,胡国运已经醒了,照例打开“学习强国”APP,打卡签到,收听讲座。在院里的积分榜上,他位列第一。
爱学习,胡国运是出了名的。
他出生在江西南昌五星垦殖场,幼时家境清苦。
因时常与下放到垦殖场的北京知青交流,在年幼的胡国运心中,扎下了“去北京读大学”的种子。
1983年,胡国运不负众望,考入北大法律专业。
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法律,“这是弱者手中对抗不公的武器,也是守护尊严的最后屏障。”
“国运性格温和,但学习劲头相当强劲,没日没夜的。”据北大同学万利平回忆,他曾节衣缩食,就为买个录放机,把外语学好。
临近毕业时,胡国运考虑再三,放弃了留京工作的机会。
他写信告诉家里人:“江西现在比较落后,我要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
他选择法官作为终身的职业,一干就是33年。
“这33年,他踏实做事,不求名利,主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所办逾千,无一错案。”
5月6日早7点40分。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仅剩14个小时。
一件格子衬衣,一条休闲裤,一双休闲鞋。
胡国运穿戴妥当,等着妻子,一同出门上班。
“他拎了一个公文包,皮的,咖啡色。好多年了,有些地方被磨得不成样子。”
胡国运是个特“俭朴”的人,大家都这么说。
“我唯一送给过他的一件东西,是一双几十块的回力步鞋。”高院环资庭干警骆丽玲回忆道:“那还是我在家里收拾杂物时发现的。”
因为是新的,扔掉可惜,骆丽玲便在朋友圈里吆喝。
胡国运看到了,欣然回复:“这个码子我能穿。”
“他对自己很抠。”
袜子破旧得不成样子,脚掌处的线脱了,脚趾处是一个个的洞,看起来“千疮百孔”。
内衣也穿得松垮变形了,妻子几次劝他换下,胡国运就是不听,只留了个倔强的背影:“又没破。”
“他很朴实,不追求品牌,可能和农村家庭出身有关。唯一爱买的就是书了,尤其是法律专业书。”
胡国运生前在家中经常坐在此看书
在胡国运的办公室里,有一个三层的大书柜。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书。
这不是摆设。
书里的内容,胡国运刻在了脑子里。
“他是一部‘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 ”江西高院民一庭法官李平是胡国运的“铁杆粉丝”:“无论是对法律条文、经典案例,还是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条文,他都如数家珍。”
时至今日,李平在与人讨论案件到激烈处,仍会习惯地脱口而出:“问问胡庭长,听他怎么说。”
话音落下,却是一片沉默。
5月6日早8点左右。南昌的街上人来车往。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剩下13小时。
“小吴,今天你比我早了几分钟呀?”
“不多不多,就1分钟。”高院民一庭的法官助理吴狄,正在打扫卫生。瞅着胡国运进来了,他笑得咧开了嘴。
“哈哈,节前我可是第一名!”胡国运边打趣,边加入到打扫卫生的行列里。
这次“清扫行动”,是为了迎接新庭长,即将接替他位子的人。
“他主动和院领导表达,要把庭长的职务拿出来,给年轻同志锻炼。他自己愿意做回一名普通审判员。”
李平一点都不意外。在她眼里,胡国运就是这么胸怀坦荡的一个人,淡泊名利,无私无求;在和后辈打交道时,不仅没架子,还总抱着一颗培养的心。
颜凌云现在是江西高院研究室的副主任。她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是胡国运任庭长的民一庭。
那时的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经常会因为观点不同,与胡国运争执。
“胡庭长总是耐心地和我讲事实、摆依据,从来不用领导身份压我,还鼓励我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颜凌云的同学来找她,她正好向胡国运汇报一个案子,就让同学在隔壁办公室等。汇报时,她又因观点不同,和庭长起了争执,说话的音量也比往日大。
“汇报结束后,同学问我,怎么敢这样和领导说话,还特惊讶说,‘你们领导竟然也没生气’。”
颜凌云当下觉得理所当然,“对案子有不同意见,可以敞开了说”。后来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在刚开始从事审判工作时,就遇到了一位好庭长、好法官,得以拥有自由思辨的空间。
5月6日早9点左右。时针又前进了一格。距离人们发现胡国运“睡着了”,仅剩12小时。
“咚咚咚——”
一上班,李平就敲响了办公楼1301室的门。整个13层,数它最偏,离厕所最近。
上周省里下发了文件,要求报送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材料。“这项工作涉及法院多个部门,需要胡庭长出面协调。”
李平隐隐觉得,今天的胡庭长有些累。对于自己“喋喋不休”的汇报,胡国运并没有回应很多,只是认真地点头:“虽然我卸任了庭长职务,但新庭长还没到位。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协调好这件事。”
尽心尽责,是胡国运的标签。
2013年1月17日,有闹访者纠集了两百多号人,把法院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打横幅的,还有举着喇叭大喊大叫的。带头的一脸横肉,戴一条金链子,一身都是Gucci,挺社会。”
邓相红是承办法官。按理说,该由她接访。“但是胡庭长叮嘱我,让我不要下去。”
胡国运自己下去了。一片吵嚷中,他被拖进人群中央、推倒在地,有拳头接二连三地落下来。
“案件没判错,威胁没有用。如果我今天成了烈士,你就是罪犯!”被法警救出时,胡国运气得手在发抖。
“所有案件按法律办,案外压力我来扛。”他是这么告诉庭里同事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坚守正义,谈何容易?有时候危险,不仅仅落在他身上。
曾有恶势力威胁胡国运:“别把事情办绝了!我知道你女儿在哪读书,老婆在哪上班!”
因为担心家人的安全,胡国运的眼泪止不住地掉。女儿是他的软肋,但“得罪人,可以;对不起法律,不行。”
那段时间,他拜托妻弟,每逢女儿放学,就开车跟在后面。听说女儿安全到家,他悬着的心,方才落下。
5月6日晚21时许,钥匙入孔,1301房门大开——
对刘新明,对胡君妍,对李平,对许多许多人来说,那个画面,不忍卒读。
——“我很内疚,我没照顾好他……他走得太急了。哪怕再有十年,再有十年,他能享享清福,我都不会这么后悔。”
——“我好后悔,我应该快点成长起来……如果当初我选择留在南昌,也许爸爸就不会出事了。”
——“我不该一大早就进他办公室的,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他那天精神不太好,我怎么没早意识到。”
2020年5月6日,站了33年岗,胡国运倒在了案卷旁。
2020年9月,他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日前,中央政法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认真学习宣传胡国运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他的好,正在被更多人看到。
可对女儿胡君妍来说,时至今日,爸爸离去这件事,她都不愿与旁人多谈。
6月21日那天,是父亲节。
她悄悄捧着手机,给胡国运的微信发了一条消息:
“爸爸,祝您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