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妇联多措并举推进女性进村(社区)“两委”

28.11.2014  17:41

      随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启动,农村和城市妇女参选“两委”的工作也在进行中。鹰潭市各级妇联党组织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女性进“两委”工作。

 
  一、源头参与,争取政策保障

 
      2011年鹰潭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全市女委员占村委会委员的23.7%,与妇女发展纲要30%的下限目标相差6.3个百分点;女性村委会主任1.4%的占比与妇女发展纲要10%的下限目标相差8.6个百分点,这一现状,反映出农村妇女参选参政与发展纲要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为使这一问题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今年8月份,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妇联组织市县两级妇联干部下到基层,就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以来女性参选参政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面向乡镇(街道)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村“两委”干部、普通群众等四类人群,发放400余份问卷,召开8次座谈会,详实了解了我市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状况,形成《关于农村女性进村“两委”情况的调研报告》,分送省妇联、市委办、组织部、民政局等部门,主动做好沟通工作,争取政策支持。在《中共鹰潭市委办公室 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全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鹰办字〔2014〕83号)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妇女当选比例的途径和“三个确保”的目标,即坚持“专职专选、定位产生”,确保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女性;确保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100%进村(社区)“两委”班子;确保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女性成员和女性正职比例高于上届。

 
   二、统一思想,明确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认识,细化操作,鹰潭市妇联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九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加强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通知》(鹰妇字〔2014〕50号),就如何实现“三个确保”目标,对各级妇联组织提出了“四个到位”的工作要求。一是调研到位,通过全面的摸底建册,对现有村(社区)“两委”女性成员、村妇代会、社区妇联组成人员和村(社区)女性后备干部、优秀女性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妇女进“两委”的人选工作奠定初步基础。二是宣传到位,充分运用遍布城乡的妇女儿童之家阵地,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宣传栏、宣传画、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女性进 “两委”的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妇女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宣传优秀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和其他优秀女性代表的先进事迹,增强村(居)民对女性进“两委”的认同感。三是培训到位,多种方式加强换届选举工作的业务培训,让每个妇联干部熟悉“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程序,提高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两委”换届、政务事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具体实践,教有参选意愿的女性政策与方法,提升她们的竞选能力。四是引导到位,既注重引导把符合条件的女性提名为候选人,更注重引导符合条件的女性主动参选,同时,引导好基层广大妇女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两委”投票选举。

 
      三、同步换届,夯实基层基础


      鹰潭市妇联积极落实鹰办字〔2014〕83号文件提出的“抓好村(社区)配套组织建设”的要求,将村妇代会、社区妇联换届与妇女进“两委”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对各级妇联组织提出了“三把握”的要求。一是把握好人选资格,综合考虑班子结构。明确了村妇代会代表人选和社区妇联执委人选的基本条件,对新提名的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还规定了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周岁以下年龄。二是把握好前后衔接,配强班子“一把手”。当选的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中的女性委员,原则上推选担任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以确保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100%进村(社区)“两委”班子;村支书、主任或副支书、副主任,社区书记、主任或副书记、副主任是女性的,优先推选兼任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三是把握好时间节点,整体推进同步换届。村妇代会、社区妇联换届工作,安排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后进行,2015年3月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市妇联还要求基层妇女组织在配齐配强村妇代会和社区妇联班子的同时,坚持党建带妇建,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从实际出发,以行政村、社区为主体,探索在妇女集中的基层群众组织、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个体劳动者协会等领域和单位,灵活设置妇女组织形式,拓宽组织设置领域,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

(鹰潭市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