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胜:“带母上课”与“规范教学秩序”无关
“每周日晚六点,创新楼102室的英语影视鉴赏选修课上,同学们总能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坐在前排,她是郑声衡老师的母亲。为了让母亲晚年不孤单,儿子用这样的方式将爱表达。”可是,福建农林大学却以“规范教学秩序”为由,善意地提醒了这位大家力赞的孝子。于是从上周开始,郑声衡便不再带母亲走进自己的课堂了。(3月31日《成都商报》)
不可否认,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遵守教学秩序。但是,学校以“规范教学秩序”之名,将郑声衡老师83岁的母亲拒之教室之外,让人无法理解学校的“善意”做法。
事实上,每次上课前,郑老师和他的母亲都是在所有同学之前进入教室坐好,下课了也是等同学都走完,才扶母亲离去。加之,母亲所听的只是郑老师所授的两门选修课,专修课郑老师并没有让母亲去听。由此可见,“带母上课”,并没有也不可能影响教学秩序。
还有,上课之余,母亲还时常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郑老师则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比如上完英文影视鉴赏课,她会要求我设置一些问题跟学生及时互动和沟通。”母亲还曾建议儿子“尽管是选修课,还是应该给学生留些作业,加强互动”,而郑老师采纳了母亲这个建议后,课堂效果好了不少。由此可知,“带母上课”,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郑老师的授课质量。
再有,也是最重要的。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实中,我们因诸多特殊情况却难以守在父母身边,尤其是不能守在年岁已高和不能自理父母的身边。平时,也就是打个电话问候问候,过年过节急冲冲赶回家看一眼。由此可见,“带母上课”,也是我们最缺少和最需要补上的一课。
“带母上课”之所以能感动广大学生和感动所有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就在与他传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进一步证明,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对父母关爱不够,或关爱的缺失;郑老师“带母上课”,更为我们上了一堂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遗憾的是,学校却以“规范教学秩序”的名义,将郑老师母亲关在了学校大门之外,从而导致了本来是一堂生动的孝心诠释课中途夭折。此举,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即使有千万条理由,也无法让人理解,更让人无法原谅;此举,不仅值得学校反思,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