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奶奶”姜淑梅77岁出书讲述人生故事
姜淑梅
(记者 刘彤 王子辰)这是一个新晋女作家的故事。虽然77岁的时候才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但东北老人姜淑梅已经有了一大群“姜丝”。在这本叫做《乱时候,穷时候》的书中,姜淑梅讲述了自己人生几十年的陈年往事,有战争年代的兵荒马乱,有灾荒岁月的饥饿难耐,也有一些听来的故事。
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叙事流畅,情节生动,读者们喊出了“让整个中国潸然泪下的小民往事”,“独一无二的平民史”,“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到心里”的赞语。但老人说,书中描写的都是亲身经历,自己只不过是将事实记录了下来。
著名诗人王小妮在为该书作的序言里说,自古中国“书本上的历史和真实的民众完全无关,前者一副铁面,少有温度,后者蝼蚁般各自鲜活生动的记忆,似乎都可以忽略。现在人们终于获得了姜淑梅老人的肉眼和耳朵,得以分享她亲历的年代里人世间的最末梢了”。
一位读者写道,在姜淑梅老人的书中看到了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也看到了莫言和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气息。只不过,姜淑梅的故事更接近于原汁原味还原历史,“也许一切并不美好,但是却真实”。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个没怎么上过学的“粗人”,60岁开始认字,77岁开始创作,已经足够“励志”。虽然她说自己从认字读书到创作出书,都是自己女儿的功劳,女儿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但是当记者采访到姜淑梅老人的时候,仍觉得,她的人生经历和出书的过程都可以称得上一段传奇。
还原那个时代历史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且不说有些事年代久远,记不起来,即使去回顾,也常常会发现它“真实得让人屏住呼吸”。
姜淑梅再三向记者强调,自己所写的都是亲身经历或者当时从旁人口中听到的,并没有夸大,即使是带点神秘色彩的《闹黄皮子》也是亲身经历。而关于如何看待书中呈现的战乱和饥荒年代的残酷描写,姜淑梅说,当时的年代不比现在,战争和饥荒盛行,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奇迹,“不择手段地活着”有时候就是人们信奉的人生哲学。
比如被讨论比较多的《点天灯》,“点天灯就是在犯人的两个肩上挖洞,放上粗灯捻子,倒上豆油点着,把人慢慢烧死”。这种直白的描写还有很多,有读者说,这种文字浅白,如话家常,却读得人泪水在眼眶打转。
记者在老人家中看到一个本子,这是她的“字典”,虽然只有几十页,但是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着各种生字。
姜淑梅说:“我女儿给我一根铅笔,一块橡皮,教我学写,刚开始写的都是锯齿形的,后来才好一点。”女儿张爱玲透露,最开始老人写几句话要花三天时间,后来上了道,劲头很足,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写,在客厅写,家里来客人了就到里屋或者厨房里写。
张爱玲拿给记者一沓稿纸,那是老人创作的原始作品,一篇篇的故事就脱胎于这些稍显稚气但又十分工整的文字,谁能想象一本十万字的图书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些“不加标点,不分段落,不加标题”的文字和段落组成的?
姜淑梅说,经过了“乱时候”和“穷时候”,现在到了“好时候”,可以由得自己继续“玩儿着”写下去。“希望你们年轻人啊,多看看我的书,多了解了解过去。”老人说自己的下一本书主要是关于听来的民间故事,已经写了7万多字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