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春晚缺啥语言节目
马年春晚落幕,到今天早晨,新浪网上调查的数据是:32.8%的观众认为“较差”,32%的观众认为“一般”,27%表示“满意”。去年的蛇年春晚,认为“偏差”和“一般”的分别为41.1%和19.2%,“满意”的是29.3%。两相比较,还是在同一水平线上。
应该说,冯小刚导演还是为春晚的改变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使用了一组穿插短片,来诠释“春晚是什么”,来让节目有“层次感”;比如说使用张国立作为新的主持人;再比如说强调了“绝活”,连定格亮相都没有不停旋转的小彩旗,成了观众印象最深的人物等等,加上不再“土豪”的舞美,用心的煽情与怀旧,这些都让春晚凸显了自己的性质,它是陪伴老百姓过年的必需品,它要让人高兴、让人有话题。
冯小刚导演说春晚能改变5%到10%。这个目的应该是达到了。
但春晚还遭到了不少网友吐槽。不客气地说,吐槽最多的就是被缩减成5个的语言类节目。冯导曾表示语言类节目要“宁缺毋滥”,于是人们对冯氏春晚小品寄予更大期望,但事实让大家多少有些许失望,失望后紧接的就是吐槽批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古语有云,台官不如伶官。意思就是说,一个演艺人员对社会现实提出的批判,可能比一个监察官员起到的作用还大。直面现实、敢于批评,是中国艺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他们受到人们欢迎的根本。
这个传统当然应该坚持。有些事情可以不说,但决不能往扭曲里说;可以不添堵,更不能给老百姓添堵。如果继续这样表现下去,语言类节目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被唾弃。
冯导的优势就是冯氏幽默,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语言幽默,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语言的调侃经典语录比比皆是,不少成为当年的热门语录。此次春晚语言类节目匮乏,说明作者队伍的不足,虽然有一位赵本山顾问,但还缺李本山、张本山式的更多顾问。
语言类节目走下坡路,创作匮乏、思路狭窄,主要和主创人员脱离生活有关。他们喜爱“团队合作”,却忽视了一个团队缺乏人员流动带来的弊端——生活圈子受限;他们的运作方式虽然能更经济地获取利益,创造品牌,但忙于创收,也会被迅速“吸干”,与常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自然体会不到生活中最真实的喜怒哀乐。
既然音乐舞蹈类节目能大胆起用新人,为什么语言类的节目总是纠缠老面孔呢?去发掘仍与正常社会生活有交集的创作者,才是“接地气”最好的办法。
在春晚的舞台上,几名主持人一直把“接地气”挂在嘴上,说明他们希望节目“接地气”,也知道“接地气”是春晚的出路。
但接不接地气,不是自己说了算,还要节目内容说话。
此外不足还包括,文艺作品原创的匮乏。什么是真正的“接地气”?就是黄渤唱的“踮起脚尖能够到”的中国梦,简单而朴实,是对人们期盼的准确诠释。
春晚或许上升到“国家项目”了,它会代表很多东西,就更应该讲究真实,去反映人们的心声。挤对和作践普通人、歪曲社会现实的节目,不配走上这个舞台。
众口难调,冯导仍须努力。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