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农业开发抢占市场份额
黄栀子描绘诱人“钱景”
坐落在婺源县中云镇的新农艺枫黄栀子种植基地,数千亩黄栀子如麦浪般起伏翻滚。该县农业局局长俞坤发告诉笔者,近两年婺源黄栀子种植异军突起,目前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值3000万元。作为中草药种植,黄栀子成为婺源“林下经济”的又一主力军。
黄栀子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等功效。婺源新农艺枫合作社负责人张秋顺,2010年起在江湾镇中平村承包荒山试点种植黄栀子,经过两年培育喜获丰收。如今,他又在镇头镇和中云镇承包了3000多亩荒山进行种植。为了带动更多百姓致富,张秋顺成立黄栀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村民免费提供种苗,并对黄栀子进行统购包销。据了解,一亩黄栀子年产果约1000斤,目前市场价5.5元每斤,除去人工成本,一亩黄栀子年收入3000元。而且,与果树等其他经济作物不同,黄栀子种植管理方便,果实采摘错开农忙时节,不影响其他农事。
山茶油铸就“金字”招牌
去年5月,第四届亚信峰会“国宴”烹饪用油来自婺源高山上自然生长的山茶。来到油茶种植基地——江湾镇大潋村,只见漫山油茶树结满果胚,山野里特有的清新与香甜扑面而来。“加入合作社后,销路不用愁,去年我家油茶收入2万多呢。”大潋油茶合作社社员詹永新高兴地说。
大潋拥有高山油茶林2.2万亩,高山雨露云雾造就了茶油的独特品质。但在过去,山村信息闭塞,销路不畅,村民竞卖油茶互相压价,无序竞争。为了改变局面,2009年大潋村支书黄欣泉带领村民,筹集股金300万元,入股林地16000亩,成立婺源县大潋油茶专业合作社,从设备、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如今,大潋油茶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社,社员从原来的304人发展到910人,年产值1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7800元。如今,大潋山茶油还成了松风翠有机食品供应源,在上海以VIP会员制派送销售。
红草莓孕育“甜蜜”产业
时下,虽然过了草莓采摘季节,但在紫阳镇太子桥村草莓种植基地,仍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我吃过这里的草莓,味道就是不一样,不仅好看,还很甜。”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先军说,“我明年早点过来,运一箱回去分给亲戚朋友吃。”“我这个基地,草莓亩产500公斤,春节期间每公斤卖到70元,节后每公斤市场均价40元,一年可创经济效益20多万元。”草莓基地负责人董金培美滋滋地说。
2009年3月,董金培到某草莓基地体验自助采摘的乐趣,鲜红可口的草莓加上40元1公斤的价格让头脑活络的他眼前一亮,萌生了种植生态草莓的想法。当年6月,董金培拿出全部积蓄在太子桥村建起占地10亩30个草莓温室大棚。从购进草莓苗,到一株株入棚栽植,董金培都万分小心,每天呆在大棚里,打杈、锄草、浇水、施肥从不懈怠。2010年1月,草莓陆续结果。如今,董金培的草莓种植基地带动社员年增收3000元。
如今,随着有机食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婺源县还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扶持晓起皇菊、荷包红鱼、有机蔬果等一批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