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未知远远大于已知

25.05.2015  10:54

  传统媒体推进融合发展采取了哪几种模式?“借船”、“造船”、“买船”、“卖船”——这是由人民日报社编撰的《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给出的答案。

  5月18日,《报告》出版座谈会当天,许多传媒人的朋友圈即被“刷屏”了。《报告》编委会主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关于媒体融合是一场“转基因”工程的观点也获得诸多点赞。“这几天通过微信公众号订阅《报告》的非常多。”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部的王洋告诉记者。

  《报告》在“媒体融合将向何处去”论述中,提出了4个方向性的建议。

   内容生产多媒体化

  《报告》着墨颇多地介绍了《继续活着:中国失独者调查》这个案例,为的就是强调这个观点。《继续活着:中国失独者调查》是《中国日报》多媒体部运行的一个关注失独问题的深度报道项目,是我国第一次采用HTML5技术、以系列纪录片方式呈现的深度报道。孙鹏是该报道项目的制片人和摄影师,他认为,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体拥有更多呈现高品质新闻和故事内容的机会。如何讲述精彩故事、吸引读者是多媒体报道成败的关键。

  《报告》认为,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网上,不能算是真正的新媒体内容。随着4G网络、全息投影、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未来,新闻报道可能以难以想象的形态出现。

   媒体组织架构扁平化

  《报告》认为,媒体融合实现人员“坐在一起”远远不够,更需要在机制、流程、人员配备等方面整合资源,有破有立,形成合力。“媒体融合将向何处去”内容的撰稿人张旸认为,“媒体组织架构扁平化是未来趋势,目前尝试最多的是‘中央厨房’。”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共推出各类新闻产品118个,其中35个实现全网首发。负责“中央厨房”建设的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正致力于建设人民日报社融合发展的全媒体平台,利用新技术,打造新平台,运行新流程,实行新机制,从而在融合发展上实现新跨越。除了服务人民日报体系,该公司也将为媒体行业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咨询到运营的媒体融合整体解决方案。

   赢利模式垂直化

  当广告渐行渐远,传统媒体还有没有新的活法?《报告》给出的建议是赢利模式垂直化。尽管在这方面还没有特别突出的案例,但一些传统媒体确实在按照这个思路摸索。比如,大河报通过客户端、网、微博、微信等平台组织活动、聚拢用户,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消费、线下执行的闭环,改变了报业的既有商业模式。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掌控传媒也意识到,如果不能在互联网终端特别是移动终端上建立知名品牌、直接与用户对接,最终只能沦为新兴媒体的内容供应商。为此,掌控传媒建立起美食、淘宝、旅游、亲子、汽车、房产等近20个特色鲜明的频道和社区。

  《报告》认为,在2014年,“电商媒体”和“媒体电商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科技、房产、汽车、财经及时尚类产业已成为垂直媒体的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地方媒体的尝试更多一些。”张旸说道。

   媒体与用户深度融合

  传统媒体强调“受众本位”,新媒体强调“用户为本”,似有相同,但《报告》认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主要针对内容设计与制作,后者则更多地针对媒体的运营结构设计。“界面”目前已稳定突破日均PV(页面浏览量)百万大关,且用户黏度很高,平均用户阅读文章稳定在10篇左右,不仅带来了流量和用户,也带来了收入。除去前期研发等成本,“界面”从第一个月起就达到了盈亏平衡。

  《报告》还认为,吸引用户意味着新闻报道的数据分析、档案查找等工作,也可以采用“众包”、“众筹”等方式,请网友分担完成。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众包”新闻赋予新闻生产新的社会意义,比如英国《卫报》的“数据博客”里很多调查性报道都采用“众包”形式完成。

  《报告》亮点还有很多,比如这是在中央提出媒体融合战略后,业界对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融合举措的首次梳理;文中的“高层声音”均为特约稿件。除了这些“高大上”之处,《报告》的一些鲜辣观点也正在业界发酵,比如,“目前媒体融合的实践中,大多是在做增量,仅仅设立新媒体相关部门而已,并没有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

  谈及编撰《报告》的最大感受,撰稿人之一的邹雅婷表示,“泛媒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BAT、万达等互联网巨头、商业巨头等都进入到大传媒领域,传媒业内涵和外延得以丰富和拓展。”这也就意味着,媒体融合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我,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