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访“宁杭对撕”当事人:我们俩没故事
知乎上一位网友的普通提问,引发了两位文艺大神 “王启超”与“葉神月”的对掐。
两人精彩的攻防战,连日来,刷爆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
一条条引经据典、对仗工整、充满调侃意味的PK,更因为其逃脱了此前网上毫无底线的粗俗对骂,而显得异常清新、文艺范儿十足,以至于被网友称为、“最文艺的辩论会”。
日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两位当事人获悉,“挺宁派”网友“王启超”与“挺杭派”网友“葉神月”都在南京生活过,两人此前虽未曾谋面,但早已在网上“打得火热”了,两人斗嘴的历史也有1年多了。
只不过,这次宁杭辩论太过于显眼,而引发全民围观、一夜爆红而已。
一来一回打嘴仗,火了
事件的起因很简单,一位名叫“王启超”的南京网友先是一本正经地从南京在地理位置、政治和科教地位、发展规划等上的优势,回答了知乎提问者的疑惑。随后,网友“葉神月”的一条回复扭转了画风。
两人互揭南京和杭州的短处,一来一往,对仗押韵的句子让网友直呼,“这简直是史上最有文化的对撕”。
现年26岁的王启超是个在南京生活了多年的苏州人(出生在苏州)。 “当时看到这个帖子就回了,后来和他对撕,火起来也很偶然。”王启超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中学时代就比较喜欢玩这种类似于打油诗的文字游戏,“谈不上文学造诣,但求易懂和押韵,不要显得太白话。”
“这次火起来,也实在是承蒙网民错爱,对对仗押韵要求宽容。”王启超对澎湃新闻说,这一来一回的嘴仗比较多,酣畅淋漓,“单说起来其实水平并不高,更多是网友看得过瘾一点。”
“对我来说,就是在斗斗嘴皮子,要是给文学专业的看了就贻笑大方了。”王启超谦虚地说,宁杭两城的典故太多,同时也是媒体报道的热点,“大部分都是南京人知道的,只是斗嘴时能不能想到罢了。”
“作为半个南京人,我对南京还是很了解的。”王启超告诉澎湃新闻,平时基本上也没有刻意看过相关的书,想知道什么都上网查,慢慢的就积累起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吧。”没想到最后在网上都传开了。
斗嘴的两位大神,惺惺相惜
谈到和“葉神月”的相识,王启超表示认识1年了,斗嘴也1年了,平时聊得不限话题。“可以说是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王启超说,地域对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江浙一带人的想法还是很接近的,“就这次火爆了,之前还是很和谐的。”
“就是网友,还没见过面。看到他的回答就想调侃几句,没想到一来一回对上了。”目前在国外读研的葉神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约(架)的不多,但彼此发帖时都会互相调侃一下。”
这次辩论到最后时,也是想到了《唐伯虎点秋香》中华安和对穿肠情不自禁地亲了一下的情节后来了一句“相爱”之语,“我和他还是发乎情,止于理,相敬如宾的。主要还是坐而论道,以文会友吧。”
葉神月表示,当初在南京读书的时候就对像明城墙、南朝石刻这样的一些文物古迹比较感兴趣,业余的时候也会阅读一些史书、文物遗迹报告、论坛上相关的帖子等。
“我和王启超说的也都不是一些冷门或生僻的东西。”葉神月称,首先南京和杭州都是非常有文化沉淀的城市,有自己文化的厚度,“像我游历、学习了几年,也只敢说窥探了其冰山的一角。”
“南京和杭州是很相近的两座城市,”葉神月调侃地说,“但对于我来说,我喜欢的女学生在杭州吧。”
谈到南京,王启超对澎湃新闻说:论现状,南京还确实有很多不足;论潜力,南京真的不可限量。比如说,南京经济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人均GDP高于上海、北京,行业门类齐全,三产比高,科教兴盛,交通便捷,城市规划有远见等等。
“现在江苏省内还不是很团结吧。”王启超说,这场论战,如果要是能给南京市民增加一点自信,让江苏省的人民对南京的发展予以更多的重视才好。很多南京人自怨自艾,不少省内的其他省辖市又对南京指手画脚。“南京人喜欢自黑,但有时候过度了就变成了埋汰。”
“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对南京的发展有自信。自信是第一生产力嘛。”王启超对澎湃新闻说,“但我也只是点燃了一个热议的话题,要说对南京的了解,还差得很远啊。”
这次的爆红对两人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葉神月表示,毕竟人在国外,“朋友不停的问是不是我,我也就不停的回答是,是,是。”
身在南京的王启超自我调侃说,他自己本来就是个“二货”,最近媒体采访他的人也很多,连睡觉都不踏实。“家里人也都很平常心对待,只要无伤大雅就可。”
谈及和葉神月的碰面,“他还在国外啊,最近一段时间应该是木有机会啦。”王启超表示,“我和他是没故事的,我是个期待高颜值的直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