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甫祥:学校变羊圈,受伤的不只是留守娃

27.05.2015  12:00

  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四川省合江县参宝镇会基村小学,占地1200平方米,有6间教室和球场、跑道等设施。2009年,会基村小学被撤并,当时就读的60多名学生被合并到望川小学。随后,学校被卖给原村主任,租给重庆一老板搞山羊养殖。环境优美的小学变成了臭气熏天的羊圏,留守娃娃们不得不每天步行到6公里外的望川小学上学。(5月26日《人民日报》)

  农村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捐资办学、设置教学点、兴建希望小学、志愿者支教等助教行动风生水起,但边远山区留守娃娃们上学读书的路仍然还很艰难:撑渔船、过索桥、翻山越岭上学的事例并不鲜见;山村教师坚守在简陋甚至是漏雨的教学点为孩子们上课的场景亦不时见诸报端。但与之相反的是,拥有6间教室及球场、跑道等一应设施俱全的会基村小学,却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让学校变成了羊圈,实在是让人痛心。

  会基村小学被有关部门脑袋一拍撤销了,可就苦了当地的留守娃。最远的孩子不得不凌晨5点起床,每天往返四趟,翻越不少于24公里的山路到望川小学上课,还得连累家里的老人同样折返四趟去接送。当然,为了孩子,辛苦一点没啥,但问题是,放着村里多好的学校不用,何苦要人为折腾这些老人和孩子们呢?

  会基村小学被撤销的缘由实在是个谜:说是危房,按理该撤,可为什么至今屹立不倒,还多次转手变身羊圈?况且危房鉴定不通过市危房鉴定中心,而由并不具备资格的某建筑公司出具。个中奥秘,谁来言说?

  在“危房”一说已不成立的前提下,面对村民要求恢复学校的请求,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竟以“学生太少”为由予以回绝。其实,这才是学校被撤销的真正缘由。不过,这个理由似乎亦不能成立:当时学校撤并时共有学生60多名,此外还有不少学生是在听闻学校欲撤并的风声后提早转学的。据村民统计,如果学校恢复,回校上课的学生应该达到100余人。一所村小,这样的人数好像不算少吧。如果上百人的学生都不能入某些人的法眼,那些更为边远地区,一个教师守着数名孩子的教学点,还能办得下来吗?与这些让人感动的人们相比,当地教育部门的某些负责人不应该感到脸红么?

  为了撤并一所村小,先是谎报“危房”,继而辩称“人数少”,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那么,其背后究竟呢?

  如果单从表象来看,这里面似乎有着以权谋私的影子:2011年,镇政府将视作“危房”的学校以6000元卖给原村主任陈某,陈某又将学校租给重庆一老板搞山羊养殖。这些转卖转包是否蓄意而为,理当调查清楚。若果真如此,置国家义务教育的大局而不顾,用全村学龄儿童唯一的校园作交易,去满足一己私欲,这种行径不说人神共愤,起码也是无耻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

  当然,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学校被撤,不排除是畸形政绩观下的牺牲品;原村官在校舍的转卖中谋利,不过是公权变私权的意外收获罢了。近些年来,不知是否受了“造城运动”的影响,某些地方在发展农村教育上也搞起了“大而全”,片面追求建设“档次高、规模大、设施齐、学生多”的“中心校”,并将原有点多面广、方便就近入学但被视作“不合格”的村小或教学点通通合并到中心校,美其名曰:优化教育资源。这些一般设在乡镇所在地、类似“暴发户”的中心校,确实能够在短时间聚集起“眼球效应”,从而拓宽有关官员的晋升空间。殊不知这些外表光鲜的“政绩”在给官员增添晋升砝码的同时,却深深的伤害到了许多边远村孩子们的权益,从而使他们的求学之路变得更加艰难、更加遥不可及、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一边是孩子们需要长途跋涉去上学,一边是旁边曾经美丽的校园成了臭不可闻的羊圈,面对这般对比鲜明的反差,受伤害的,又何止是会基村的留守娃们。倘若类似“情景剧”不断上演,则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或会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各地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或进一步加剧;诸多公益机构及爱心人士接力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现状的成果有可能付诸东流;公众寄希望于教育均衡发展以改变农村面貌的前景或变得更加遥不可期。当然,同时受到伤害的,还有教育本身:因为教育资源的堆积并不等同于教育资源的优化,这个道理,任谁都懂。

  一所农村村小的存废之争,引发了人民日报的关注,可见人民利益无小事。现在,会基村小学被撤已经6年。不知一个孩子的求学期,能有几个6年?期待当地教育部门知错即改,让会基村小学早日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