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青创客”面对面——学校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

30.03.2016  22:54

      3月28日,学校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校长柳和生、副校长郭福生、李德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创业大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李德平主持。
      校团委负责人就学校政策支持、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创业赛事组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
      创业典型代表张志辉同学交流了自己受邀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的心得体会,并从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创业经历、创业项目等方面做了介绍。胡琼娣同学作为全国创新创业赛事获奖代表,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科研成长之路。与会其他创业大学生代表纷纷结合各自的创业经历、项目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等谈了自己的感受,并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建议。校领导们边听边记,不时插话,热心询问学生创业中的困难,详细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柳和生首先对学校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树立创新创业学生典型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我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和突出表现表示赞扬。他强调,创新创业工作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和单位,大家要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努力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新局面。
      柳和生指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视。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高校是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创新的主力军。他以“年轻真好”和“年轻真快”两句话勉励在座的大学生要好好把握青春时光,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就如何让创业梦想照进现实,柳和生提出了三点意见:
      第一,认识“一个整体”。创新和创业是一个整体,创业的前提是创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要靠“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的创业教育一定要与学校的专业教育、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创业的基因才能通过教育来传播。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综合素质的养成中筑牢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在跨学科交融中寻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
      第二,锤炼“四种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应该具备四种能力:一是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敢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这些都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人文知识基础。二是协作能力。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向很多人寻求建议和帮助,要寻找能力互补的合伙人。三是市场分析能力。要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有一个深度的分析。四是心理承受能力。要具有迎接挑战、接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敢于在失败中奋起的勇气。
      第三,遵循“四个要点”。从创新到创业,大学生创业者要做到“一二三四”,即有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有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管理团队两支队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三种价值,注重商业模式、资本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等四种模式。
      最后,柳和生寄语大学生们:第一步要培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创新业”,这也是大学生区别于其他社会创业人群的特质体现。大学生创业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大学在校期间的创新的培养是不是“功成”。他希望“创新创业”成为同学们青春飞扬的“”,青春远航的“”,青春激扬的“主引擎”。努力让“青春气息”变成“有出息的青春”,让“青春活力”变成“青春的活法”。

      郭福生指出,创业大学生对推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一步要重点从“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搭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两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郭福生强调,创业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做贡献,一是以丰富的创业实践经历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出谋划策,二是以经验传授的方式参与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三是以创业实践成果为学校提供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李德平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从教学课程的拟定、实践平台的搭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通过不断完善进出机制,改进商业模式,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同时,学校将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邀请优秀创业校友举办校友企业家论坛,担任学校的创业导师,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畅通了创业大学生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渠道,凝聚了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部门的共识,鼓舞了学生创新创业的青春热情,对于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 (文/蒋昊    图/朱思进  付博)

 

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