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聚综改】生命科学学院:“沙龙”引领学术 助推学科发展

18.05.2015  16:22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植物转基因研发进展及其安全性探讨》……”生态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谢建坤教授在他主讲的沙龙上娓娓道来。

      此后,学校特聘教授易现峰教授和许亮国教授等分别报告了自己或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关注的学科前沿问题。本学期以来,生命科学学院已经形成惯例的每周二下午的学术沙龙已成功举办了8期,而学院的计划是16期。

集思广益    探索科研教研新路

      学院学术沙龙源自于上学期末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在征求群众意见时,有老师反映学院集体活动不多、教师交流不够、学术氛围不浓、学院凝聚力不足等问题,学院领导班子将每周二下午设立学术沙龙作为整改措施,并制定了沙龙实施办法,详细规定了报告主讲人的遴选、报告主题的产生、报告会的组织等内容。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以身作则,教授、外出访学归来人员紧随其后,全院教师逐步推开。通过沙龙,浓厚了学院学术氛围,教师由示范榜样被动旁听引发至责任义务主动开讲,教师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沙龙,凝聚了学院人心,学院周周有交流、月月有活动,教师由去不去学院无所谓转变为自觉习惯朝学院奔,学院变得更团结、更和谐。

精益求精    迸发创造思想火花       沙龙要求每一位主讲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力求主题明确,学术性强,内容前瞻。沙龙让主讲人在轻松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在互动的思维中相互启发,共同激发思想的火花和创造的灵感,沙龙也搭建了教师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受到学院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第4  期主讲教师陈雪岚教授认为,学院每星期二下午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增强了同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科发展,也有利于同事间的科研合作。“星期二下午的学术交流增进了同事之间的了解,为科研合作和团队建设提供了平台,”丁红秀博士对此也深有体会,“为设备共用、资源共享提供了直通车,也对自身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百尺竿头    形成师生交流新常态       周二学术沙龙活动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学院整体事业发展的一个新常态。通过交流、分享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业绩、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不仅让年轻教师从中得到启发,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大大激发了学院教师自觉专心科研,跟踪学术前沿的动力。正如新进教师王振宇博士所言:“报告人的科研心得和经验,让我们这些初出茅庐者受益匪浅,离开导师后,知道了怎么去做科研,那些是最新的学术前沿,我是沙龙的忠实粉丝”。同时,沙龙也要求学院在校研究生务必参加,一方面可以增强专业了解,开阔学术视野,扩大知识面,汇聚科研创新灵感,另一方面,也让研究生参与沙龙事务组织,增强学生的学院存在感、认同感。学院负责人表示,学术沙龙将以学术研讨为主导,以促进学科交叉为目的,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为学院教师搭建思想交融、专业发展、学术探讨的平台,为学院教师与校内优势学科成功实现“嫁接”、凝练科研方向、提高学术水平提供服务。(文/图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