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名兴起四门派:古典新潮怪异命理
“单独二孩”政策今年已落地,给“二孩”起啥名呢?这个问题如今成了不少家长钻研、琢磨的话题。而另一批新生代80后年轻父母渐入生育高峰,给孩子起名也成了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据某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针对十万人的调查显示,有50.5%的受访者想过改名字,想改名的原因不外乎有歧义、易重名,或者不顺口、易产生外号,或是不够彰显个性等原因。
通过记者走访北京多所中小学校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的名字由来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个性十足,大体可以分为古典派、新潮派、怪异派和命理派四种,而传统由辈分传承的起名方式也早已渐行渐远。起名背后折射出家长的种种心理也颇令人推敲。
古典派
传统文化回归让姓名更有味儿
“《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为至善至柔,但‘至’字又未免有些过于极致,故我给外孙女起名为‘之柔’”一位在学校门口的七旬老人告诉记者,他为给外孙女起名翻看了不少古籍、字典,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这位崔老先生说,传统文化里,十分重名,为后辈取名字不仅重视音韵与内涵,也很看重行辈之序。这一传统已延续千年,而如今论名排辈的起名方式却不为大多数人所沿用,“现在家长起名的趋势就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像过去那么死板,起名更多元化,更自由随意了。”
翻字典、找诗书……这些传统方式依旧是80后父母取名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被家长吸收融合到孩子的姓名之中。“商宫徵羽是我们班一个同学的名字,刚一看到这个名字就被它吸引了,这名太另类了。”在一家知名辅导机构教课的詹老师说,她对这个同学的名字很好奇,问了孩子家长才得知,他爸爸姓商,而取这四个字主要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声音阶的名称“宫商角徵羽”。“够有文化吧!”詹老师说。
对于家长给孩子取名时为什么热衷于用古朴典雅的字这个问题,詹老师认为很大原因归功于近些年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国学的重视和传承,也反映出人们潜意识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的诉求。
新潮派
西方文化来袭影视剧也影响起名
近日,刘先生碰上了一个难题,他想给刚出生的儿子报户口,但在当地派出所折返多次,最终还是没有办妥,难就难在儿子的名字:刘smith。刘先生说,他想给儿子起个洋气的名字,琢磨了很久觉得中西合璧最具个性,于是就慎重地给孩子取了这个名字。“我起这个名字并不是开玩笑,为什么中国人的名字中不能有外文字母呢?”
刘先生的困惑或许暂时没法解决,因为根据规定,监护人给新生儿申报户口登记的姓名时,不得使用外国文字。刘先生的例子可能是个例,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家长给孩子起名时,受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影响较大。
记者随机调查了本市几所中小学校,心怡、嘉慧、雨婷、诗茹等女生名字较为热门,男生中宥翔、宥廷、宇恩、俊泽等也较为常见。
有媒体报道,统计近10年来新生儿命名发现,梦幻化、浪漫化的命名成为趋势,甚至还受到偶像剧风潮的影响。记者采访时,有的家长表示自己从小受到“港台”文化影响,目前孩子的取名风格和港台影视剧中的不少人物都很相近。
另外,不少明星给孩子起名也掀起一阵时尚潮流,比如邓超和孙俪的孩子,取名为“邓等等”,文章和马伊琍的孩子“文爱马”等,一时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也有不少家长追随明星的范儿,给孩子取个性、洋气的名字。
怪异派
名字追新求异有时专挑生僻字
“每年新生入学时,我都会先把新生花名册提前过一遍。因为现在学生们的名字中常出现一些偏怪的词,作为语文老师也不一定认识。”北京景山学校六年级语文老师王海兴说起班里同学的名字,深有感触,“以前家长起名还比较倾向于易读、易记的字词,近几年班里学生名字中的生僻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呈现出变本加厉的现象。”
王老师举例说,“芃”这个字出现在《诗经》中,看过的可能知道读音为“peng”,但大多数人会误读为“fan”。 有些字,如“垚”、“蕤”等,在日常行文中已很少用到,仍有一些家长为避免孩子重名或是追求新意而用在孩子的名字中。
谈及家长缘何专挑生僻词,王老师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不愿重名;二是显得与众不同;第三点,也是王老师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家长“故意而为之”的心理。“一旦给孩子起了个独特的字,大家都不认识,家长心理也会觉得有面子。”
为了避免重名,一些家长还喜欢给孩子取4个字的名字。在海淀区一所小学中,拥有4个字名字的学生几乎每个班都有。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