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生育高峰将到 代表委员关注高龄孕妇安全生产
1月20日,全面两孩政策在我省正式实施,两孩政策将引起生育数量和生育格局改变。“两孩”话题也成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我省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夫妻有301万对,但40岁以上女性约占50%。如何保障这些高龄产妇优生优育?省城产儿科病房一床难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如何化解这一难题?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现状:我省将迎来一次生育小高峰
建议:优生项目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我省生育将迎来一次小高峰。据测算,全面两孩政策将促进我省出生人口增长,预计2017年我省新生儿总量为81万人,出生人数新增20万左右,增加比例为25%。
为此,省政协委员刘忠华建议,要以计划怀孕夫妇、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为重点人群,以科学备孕、孕前优生、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诊断、安全分娩、儿童保健、计划生育为重点内容,做好政策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方式。
刘忠华表示,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非常重要。一是结合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医疗保健服务,全面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二是强化主动服务,关注高龄孕产妇和剖宫产后再孕妇女,筛查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孕妇和新生儿,进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及时救治转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三是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费孕前优生项目,确保项目质量,鼓励地方将孕前优生项目扩大到城市,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四是切实做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以及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现状:符合生两孩女性40岁以上占一半
建议:将高龄产妇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
●据统计,我省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夫妻有301万对,但40岁以上女性约占50%。高龄和大龄产妇的增加,难产、宫外孕、自然流产、胎儿出生缺陷等几率随之增高。
为此,省政协委员谢保成建议,应尽快将高龄孕妇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无创产前检测(NIPT)又称二代基因测序,它通过对高龄孕妇十周内的静脉血进行基因筛查,判断出胚胎是否存在基因缺陷,从而避免和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谢保成建议:一、在我省建立财政补贴、医保报销和个人自付共同承担基因检测的付费机制。二、在省内建立救助机制,对出生过智障儿的低保家庭实行政府埋单,当事人免费做基因检测的机制。三、政府部门加大对基因检测的宣传。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严把选择检测机构的关,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与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合作。
现状:妇幼保健医疗资源比较匮乏
建议:加强妇女和儿童专科建设
●我省目前的儿科医生和医疗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应该及早解决这一问题。如何做到生得安全、活得健康,这是“二孩潮”大环境下尤其要关注的问题。
民革江西省委会提案提到,目前江西的医疗服务面临挑战。一方面,高龄孕产妇疾病多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任务大幅增加,对助产技术服务和新生儿急救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忠华建议,一要在“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中,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作为重点支持内容,切实改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尽快在省、市、县三级建成一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二要结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全面落实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编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妇幼健康整体服务水平。三要加强妇女和儿童专科建设,形成层级特色鲜明、技术体系完善的格局。
现状:60%“小病”都去了大医院
建议:加快推进疾病分级诊疗的步伐
●现在的小孩稍微有点小病小痛,父母就往大医院儿科跑,60%疾病可在基层医院解决,却都去了大医院。导致的结果是: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基层医院患者门可罗雀。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提案表示,江西省的门诊服务量低于全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均水平,这表明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存在担忧,未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也反映了基层的医疗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过多地向上级转诊,造成很多不必要去大医院就诊的人去大医院就诊,如此情形下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已迫在眉睫。
省政协委员许秀柏建议,一是取消“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应先压缩大医院的普通门诊,选择患病率高、诊断明确、治疗易于规范病种,进行分级诊疗试点,逐步下放到基层医院。二是严控“三甲”医院无序、盲目扩张,禁止将“三甲”医院建成“巨无霸”式超级医院。三是列出“三甲”医院诊疗疾病的“权力清单”。应该理清大医院的职责,有技术也不能任性,大医院主要负责急诊、重症、手术治疗、重大疑难病治疗和科学研究。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 汪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