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守信者吃亏”--40部门联手重塑中国外贸诚信版图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不让守信者吃亏”——40部门联手重塑中国外贸诚信版图
新华社记者王希 林晖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40个部门日前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对海关最高信用等级企业开展联合激励,19项49条覆盖了关、检、税、金融等进出口全链条的利好政策,“含金量”十足。
这种跨部门联合激励的制度安排,能否帮助中国企业顶住不断加剧的外贸下行压力?是否可以将诚信经营的商誉转化为竞争优势,助力守信者脱颖而出?
40部门联手送出“守信红包”
近年来,我国稳居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比如,常有出口企业讲,“不怕老外怕老乡”“他乡就怕遇故知”,说的就是在进出口领域还存在一些违约失信、造假欺诈以及互相压价等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在曾任世界海关组织守法便利司司长的朱高章看来,这不仅影响我国国际形象,还挤压优秀企业的发展空间,损害外贸长远发展的基础。防止“劣币逐良币”“老实人吃亏”,需要创新监管机制,形成越守法越便利的市场环境。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海关开始探索将信用管理融入通关改革之中,为诚信企业提供制度便利。
以查验为例,海关对3500多家高级认证企业进口货物查验率约为0.8%,比一般信用企业低90%,大幅减少了企业物流和通关成本,而对失信企业则实施100%查验。
“得到海关高级认证后,我们公司业务量一度上涨了两成左右。”天津永诚世佳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总经理寇毅说,尽管外需环境趋紧,但招投标时,国外客户都非常愿意找我们这样的诚信企业合作。
此次联合激励推出,是将海关一家的守信通关便利扩展至多部门、多环节,预计将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无疑给当前承受不小经营压力的外贸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推动信用建设的核心制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单独任何一个部门的手段都是有限的,几十个部门联合起来,激励和惩戒的作用就能有效放大。
有“VIP待遇”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40个部门,49条措施——此次对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参与部门之广、激励措施之多前所未有。
海关总署稽查司司长孟杨说,这些举措集中在提供绿色通道,减少查验抽查,优先办理业务,简化手续、缩短时间,业务重要参考以及优先开展改革试点六个方面,其中前四类举措企业的“获得感”最直接。
例如,发展改革、海关、税务等部门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进出口先行验放、企业办税绿色通道等措施,会大大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改革、财政以及国土资源部门在专项建设基金、土地供应、财政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的优先措施,相当于让高级认证企业享受了“VIP待遇”。
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税务部门将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评定为一类出口退(免)税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办结出口退税手续,比现在用时缩短了一半以上,这是企业最看重的支持。
“获得高信用评级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朱高章说,诚信是在守法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政策“含金量”越高,监管的精准有效就越重要。哪些企业能够享受红利,需要严密监测,建立动态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孟杨表示,企业成为高级认证企业后,海关将实时监控并至少每三年启动重新认证,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将下调信用等级。同时,除了进出口外,企业还要在各领域都守法守信,因为如果被工商、税务等部门列入失信“黑名单”,海关也会对其“一票否决”。
迈向信用中国用好奖惩“两只手”
业内认为,作为国家首批守信联合激励试点项目之一,此次推开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联合激励项目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小平说,资源自由流动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提高诚信水平可大大降低要素交易成本,也是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的基础。从目前看,相关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连维良说,包括此次推开的守信联合激励在内,目前发改委、央行已先后会同40多个部门,联合签署了8个领域的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以及3个领域的联合激励备忘录,效果日益彰显。
例如,根据对联合惩戒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部门已对失信主体累计限制乘坐飞机490.8万人次,限制乘坐高铁165万人次,限制近7万人次担任企业高管,有关部门还限制申报政府性投资数百亿元,对违法失信主体形成了强大震慑。
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同样重要。据了解,对进出口领域海关失信企业的跨部门联合惩戒有望今年年底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