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崛起给江西的启示:不集聚就不能强大
合肥夜景(资料图)
到安徽,江西人心里总有些五味杂陈。从被追者变成了追人者,角色变换只在一瞬间,个中原因却值得深思。
从家电产业的发展,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不到安徽,不做家电。”近些年,安徽省家电产业采用引进全国甚至世界知名品牌的方式,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让江淮大地成为全国知名家电品牌最集中的地区。直观地描述,就是“冰箱产量占全国1/3、洗衣机产量占全国1/4”。
注意到了时间节点吗?是“近些年”!正是“近些年”之前,全国很多地方包括江西在内,认为电冰箱、洗衣机过时了、过剩了,是夕阳产业,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不愿意引进,更不屑于用力发展。但是从安徽省到合肥市,坚持大力发展白色家电不动摇,从完善产业布局入手,全力吸引大品牌落户,十年磨一剑,最终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
还记得我们江西曾经名扬一时的那些品牌彩电、冰箱吗?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们驰骋市场、攻城略地之时,合肥人的家电产业还不知道在哪里;而现在,我们的品牌已进入历史的故纸堆,合肥却已雄居“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我们总是“善于”这样自圆其说:比别人醒得早,但起得晚、跑得慢。这种在“醒”上自豪、在“起”上扼腕,缺少的是一种深刻的自省,缺乏的是一种深层的反思。合肥人给了我们启示:家电产业跑得快,其中的精神,在于不离不弃、锲而不舍;其中的精髓,在于积涓流成大河、聚细沙成巨塔;其中的战略,在于完善承接平台、提升产业集聚。
若是还不太明白,我们可以再看安徽奇瑞汽车发展的例子。
当1997年,奇瑞人还在厂里连敲带拽捣鼓汽车时,我们江西的汽车已经驰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一些品牌车辆已成为城市的风景线。但人家硬是埋头苦干,成长于中部地区的三线城市,在白热化的汽车竞争市场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如今的奇瑞汽车,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超越。人们印象中属于中低端路线的奇瑞汽车,与走豪华路线的捷豹路虎开始“联姻”,构建起涵盖中级、中高级、豪华级的格局,摆出了与合资企业全面抗衡的豪迈架势。
解码奇瑞,奇瑞人这样说,除了它自己,芜湖市汽车产业链的配套也是关键。这十几年来,芜湖市围绕着奇瑞这个草创之时还前途未知的龙头企业,一头扎下、埋头苦干地扶持、扶链、集聚。如今,从电池到电机,再到电控系统,各类汽车配套企业一应俱全,推动奇瑞突飞猛进、一路高歌。
例子看完,再看官方总结:“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支持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立足发展特色和产业基础,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由省市共同布局创新资源,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三链融合”,倾力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一切都指向了产业集聚。不集聚就不能强大,集聚生产要素、打造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安徽全省上下的共识,也让各地在产业集聚的发展道路上受益。
目前,我省工业总量偏小,这与长期以来很多产业小而全、小而散,导致平均发力、能力分散不无关系。学习安徽经验,我们需要处理好扩张与集聚的关系,既充分发挥现有产能,又注重扩散视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处理好扶优和育新的关系,既大力培育一批百亿元企业和千亿元产业,又注重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学习安徽经验,我们要深刻把握:推动产业集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从战略层面谋划,从战役层面部署,从战术层面推进,统一思想,集中资源,横下心来打一场“持久战”。
战役层面,要按照省委“抓点、连线、扩面、健体”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持续做强龙头企业,使其成为技术、品牌、质量、管理“四升级”的领头羊,带动产业升级,推动集群发展。大力提升产业链条,按照“产业内部拓展、产业之间延伸”的要求,加快延伸完善。着力做大工业园区,加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规划、城市发展规划衔接,明确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市场体系,更好地推动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手。要推动各地竞合发展,根据资源禀赋,确立各自主导产业、主攻目标,同向发力、协调共进。
战术层面,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手段。合肥市在争取京东方总投资175亿元的国内首条六代液晶面板线项目落户时,创造性采取资本运作方式投入资金30亿元,认购京东方定向增发股份,最终吸引了这一大项目、大产业落地,既确保了资金安全,又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合肥市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金融工具、金融手段,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无限动能。最近,南昌市在推进LED等产业发展时的一系列做法,为我们开了好头,提供了好经验,要进一步总结提升。
抓产业集聚发展,不在一夕之功,也不在一蹴而就,需要各地、各部门以对人民和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钉钉子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不懈抓到底,抓集聚集群集约,抓出实效,为江西“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提供澎湃的产业动能。
江西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