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拍戏不是拍剧本”说法遭炮轰
“二宋”之争,将长久以来存在于演员、导演、编剧之间的问题暴露出来,各方影视从业者也应该通过该事件进行反思。编剧有编剧的烦恼,演员有演员的苦衷,说到底,“私人订制”不能乱来。
编剧不高兴:改动,不是现场乱来
事发于日前演员宋丹丹提出“拍戏不是拍剧本”的观点,遭到了编剧行业的集体“围剿”。业内人士指出,从一部电视剧的“口水仗”,上升至整个行业的口诛笔伐,足以说明“改剧本”在业界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如今网络上出现一个榜单——编剧心目中的演员红黑榜,宋丹丹、吴秀波等登上了黑榜,说其对剧本改动较大;李保田、王志文、陈道明等登上红榜,编剧们对他们赞赏有加。
六六说,这场嘴仗的争论焦点是“话语权”——谁在影视作品中占有主导地位。
著名编剧芦苇曾写出《霸王别姫》,当年陈凯歌拍《霸王别姫》,是签了约要完全按其剧本拍,而陈凯歌做到了。日前,芦苇将被王全安彻底“枪毙”的《白鹿原》电影剧本,发表在他的新书《白鹿原:芦苇电影剧本》中。这是他历时五年,七易其稿的作品。王全安最后呈现的《白鹿原》与剧本有较大差异,芦苇直言“不及格”,他感叹,中国编剧和导演之间沟通不够。
其实,编剧们也不是不让改剧本,而是希望能够通过沟通,得到相应的尊重。曾担任《神医喜来乐》的编剧王海林前几日发表了一篇长微博,讲述了他跟陈道明合作的一个细节,“有一次陈道明老师在拍摄现场想改几句词儿,打电话给我,我驱车几十公里赶到现场,一番商量之后,我用圆珠笔写在打印纸上,确定之后,陈道明老师去一间小屋背词。”王海林强调,改动,不是现场乱来。
编剧张珂也认可良性的改动,之前他曾看过张国立与邹静之现场讨论修改《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剧本,他说,那是一种良性互动,是好生态。
《大丈夫》的编剧李潇认为,表演天才不等于创作天才,编剧写一句台词、写每一场戏,都是坐那儿吭哧吭哧想半天,现场一拍脑门想出来的东西,并不见得有多好。李潇说演员肆意修改台词,致使现在一些家庭剧的台词显得过于口语化,台词整体的含金量缺失严重,编剧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斟酌过的,提升了生活感受的。
在六六眼里,一部成功的作品,其实是偶然,“有时候,哪怕是好本子好导演配好演员,作品都会瞎,每个编剧导演演员自己掂量一下自己参与过的作品是否如此,甚至很多用心神作,居然播出后无甚反响。而有些东拼西凑,自己都觉得羞于上台面的作品,开播前恨不得不参加宣传,片头片尾最好不要署名,却莫名其妙地火了。这个火往往会掩盖掉制作的失分——演员的漫不经心,导演的镜头失误和编剧的笔下乏力。”
演员不高兴:期望好剧本但不常有
演员塑造一个角色,通常都称之为创作,从而让一个文学人物丰富立体起来。每一个演员都梦寐以求碰到一个好剧本。字字珠玑的剧本不是那么容易能遇到的。怎么改,才是分歧所在。演员为了加戏改戏,制片为了捧人改戏,编剧在电视播出来后才知道这已不是以前的剧本,这样的“改”,的确让人生气。不过,演员接受采访时,大都表示,好剧本不常有。
近些年,张嘉译参演的作品都收视俱佳,但若论一个字都不用改的剧本,这么多年大概也只有《半路夫妻》和《蜗居》,他说,如果真能碰上一个字不用改的剧本,那演员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剧本可不可以改?金鸡影后颜丙燕直言,可以,“剧本作为一剧之本的地位不可动摇,但不能动就是不能动,这也太绝对了,当然,改动须和编剧商量。”
梁家辉自称很“笨”,所以从不改台词,对于争议,他说,“影视作品是集体创作,每个人都有权力提出意见,如果什么意见都没有,说明不专注。”
《甄嬛传》导演郑晓龙表示,在国内,导演、演员现场改剧本这种事常有。拍《甄嬛传》时,导演、编剧、演员尝尝聚在一起一块儿研究一块儿改,改好后,再按全新的剧本来。
其实,多数编剧赞成改剧本,宋方金直言:“我从不否定即兴创作,因为根据环境、气氛甚至天气的改变,导演、演员应该随机应变,依据剧本又不拘泥于剧本,但即兴创作不是随心所欲,适当的即兴,大家都高兴;但演员如果太即兴,编剧会很不幸。”
延伸骂战之后必要的反思
“二宋”之争暴露了问题,影视管理者也该想想如何更好地处理,应该制定出针对演员、编剧、导演等更加细致的条款来规范影视创作和拍摄。
对于编剧与导演、演员的关系,六六喜欢把合作者的功劳放大,“我做编剧快十年了,几部作品过来,我越来越把自己对影视的作用重新定位到小,把合作伙伴的功用放大。回首那些成功的作品,如果没有导演用心思量,演员恰如其分地演绎,它就是文字而已,不可能把我抬到今天的位置。而那些播出不好的作品,我从起初的怨天尤人,找人家的毛病,到后来追自己的根。我有段时间,特别不能看电视,因为总觉得自己很牛,旁人的电视实在看不下去。但我现在越来越多地观看同行的作品。惊叹他们不显山不显水不张扬中编出优于我的内容。”
对于现在影视环境,六六说:”没有人永远站在巅峰的位置上,要有胸怀承认那些比你年轻,比你有才华的人。在舞台上,尽力演出。在舞台下,热烈鼓掌。看问题不能从己角度,一己之私。”(记者 徐爽)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