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官员财产公开:既需基层探索也要顶层设计

19.08.2014  10:56

  从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先河至今,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接近40个,而昙花一现的试点地区占比超50%。坚持试点的14个地区中,多是内部公示,不登报不上网,且公示信息较粗。(8月18日《新京报》)

  还记得2012年9月,《中国青年报》就曾对一些试点财产公开的地方进行了回访,结果是试点几乎都人走政息、昙花一现。在试点之初,公众几乎都报以鼓励和期待,但试点无以为继、效果相当有限,也暴露出“缺乏可持续性”和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局限。近些来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既需要基层探索,也需要顶层设计。

  是的,假如没有从上至下的压力和规定,地方上确实很难有动力推进官员财产公示。就像记者采访重庆黔江区纪委人士所言,停止的原因在于上级部门要求,中央没有新的指示前,不要再进行财产公示。另外,一些已经试点的地区因为官员轮换或各方压力,必然出现昙花一现的局面。

  就目前而言,面对一些地区的试点往往坚持不下去的问题,相关部门和高层应该出面力挺。如此,基层探索才能如星火燎原。最终当越来越多地区的官员,无论级别高低,都申报财产信息并形成申报的制度惯例,下一步大范围的财产公开自然是大势所趋。当然,仅仅有基层探索和试点是不够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中共十八大报告重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强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中共十八大以来,不少高级别官员也都积极回应公众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期待。2012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座谈会上,多位与会学者都谈到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对反贪腐的重大意义。

  2012年底,新华社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新任常委的人物特稿,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公布了他们夫人和子女、住房等基本个人情况。这被外界解读为,政治领导人家庭信息公开的重要一步。既然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家庭信息都可以公开,中国哪一层级的官员不可以公开呢?我们常说上行下效,这其实就是好的示范。当然,不否认,官员财产公开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还是个技术性问题,策略上需要讲究。

  譬如一些人以金融实名制、税制不完善、私有财产保护不足,以及各级领导执行不力等多种原因为由,认为官员财产公开的先决条件还不完善。当然,基础性条件不完备,不该是拒绝推进该制度的托词。相反,正是因为不完善,紧迫感需要更强烈,我们必须抓紧完善,以期早日兑现官员财产公开的承诺,让反对的人没有借口。

  不否认,一步到位的公开难度确实大,可以从一部分官员开始,这是很好的策略。但关键是要让公众感觉到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先公示起来,绝对不能因为条件不具备无限期拖延,更要避免试点的地方都坚持不下去、出现倒退。无论如何,官员财产公开这一被不少国家证明行之有效的反贪腐制度,越早拿出顶层设计,越早大规模推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