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深定制族\"的2014年:拒绝\"标签\"追求个性

01.01.2014  13:53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题:中国“资深定制族”的2014年:拒绝“标签” 追求个性

    中新社记者 魏晞

  2013年年末,中国知名导演冯小刚的贺岁片《私人订制》票房大卖。而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量身定制”、“私人定制”也不再仅仅是幻想话题或电影主题,而正逐渐变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并无奢华的标签。

  “除了运气、学历和工资,现在什么都能定制了”,对来自南京、31岁的李琦子来说,至少2014年最开始的三天,她已经“定制”好了。

  李琦子新年的第一个计划是带着父母到北京“跨年”。来过北京多次的琦子希望既能“远离长城故宫颐和园连轴转”的旅行团,又不用过多麻烦北京的亲戚朋友。她找到了一家叫“假日阳光环球”的定制旅游网站,为一家三口儿定制了“完全个人口味”的北京新年三日游:第一天晚上,在国家大剧院观看台北新剧团的京剧《弄臣》,票价只要80元人民币一张;第二天,包车直奔北京郊区的南山滑雪场,感受南方少有的大雪场,晚上准备去鼓楼的“嘻哈包袱铺”听相声;第三天,全家上“格格府”品尝官府菜,然后心满意足地启程回南京。

  这只是李琦子新年的第一个“定制”项目,“今年年中,还计划定制一次新加坡医疗旅游。新加坡医疗水平在亚洲排名第一,在度假村一样的医院里做一次全面体检,还能顺道购物和享受当地美食,何乐而不为”。

  尽管很难有准确的定义,但像李琦子这样的“资深定制族”,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颇成规模的群体,也促使更多提供传统服务的公司加速向“网络定制”转型。

  “定制旅游在中国还是个新兴概念,但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凯撒旅游副总裁魏灵表示,极地游、热带雨林游,甚至以疗养健身、修身养性为主的避世静修、医疗之旅等,成为当前热门的定制旅游项目,而且发展速度颇有点让人“猝不及防”。

  担任过首届北京国际私人定制文化暨设计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的曹学文认为,消费、服务领域的“私人定制”可被视为“所有制造业的前沿技术”,对中国未来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会有促进作用。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2000年发布的一份新兴科技预测报告中,就把“通过网络的大量定制”列为改变未来生活的十大科技之一。在中国,将个性定制与互联网联系起来的网上个性定制业务,近几年才较为频繁地出现,并随着定制族的不断壮大延伸到各种领域。

  “很多中国人的定制,是从一本印着自己和家人照片的日历开始的。”北京一所大学导演专业的研究生李洲对记者表示,他自己也是从定制一本日历逐渐变成了“资深定制族”。

  李洲正在使用的手机就是定制的。在一家叫“青橙定制手机”的网站,李洲为手机前后的黑色外壳挑选配色,再加上五英寸的显示屏和前后摄像头,还在后盖上用镭射刻了个繁复的王冠图案和自己的签名,全部费用不到2000元。

  “现在没必要去买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东西”,李洲说,拒绝“标签化”、追求个性是他身边很多人共同的想法。2014年,从T恤衫、笔记本、书包到送给朋友的小礼物,他都准备在网上定制。

  李洲还向记者推荐网络剧《宅男星球》,一部有好莱坞制片人“主持”打造的“中国定制”电视剧。“谁能忽略中国这个庞大的‘私人定制’市场呢”,李洲说,“我们不希望和谁攀比,只希望与别人不同。”(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