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启动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14.07.2015  11:21

  7月8日,宜春市召开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会议,提出将在本地城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安排实施校长教师轮岗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公平。而这项政策和相关措施的出台,则得益于全市两级政协的持续建言。

  近几年来,针对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宜春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择校热”持续升温,办学矛盾日益突出。宜春市、区政协组织两级教育部门深入调研,发现城乡间教育均衡化程度仍然较低,教育投入差距大,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教师资源配备总量、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政府投入方面差异程度较大,各县市区间、城乡间中小学专任教师的总量配置失衡,教师薪酬不平衡。而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又面临着较多的新矛盾新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学校生源日益萎缩,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是中心城区或县城学校生源拥挤,资源不足。严重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

  在近几年的市政协全会上,委员们建议,要在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城区教师定期流动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实并完善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对口制交流。鼓励在职教师和应届师范毕业生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缩小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与效益差距。要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并交由分管教育副市长周志平具体调研,制订全面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意见。按照“挖潜、扩容、增校、扶弱”的原则,市政府打出了一套强化保障,优化布局,加大投入,扩充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政策,体现公平的“组合拳”。市教育局出台了《宜春市中心城区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到2030年中心城区建成小学47所、初中2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并明确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必须预留学校建设用地。及时下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教育重大项目协调会,着力解决中小学建设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2014年与2010年相比,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校8所,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7所,新增中小学学位1.64万个。在“择校热”最重的小升初领域,市教育局修订了《宜春中心城区初中招生办法》,明确了单校划片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两种招生办法,扩大了宜春实验中学等优质初中学校的招生范围。2014年秋季,中心城区7所初中学校(含完全中学)全部参与单校划片招生,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部实行对口招生。严格执行了“义务教育择校生不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政策。这项政策的出台,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小升初“择校热”得到初步遏制。2014年秋季,城区初中学校就近入学比例达90%,择校生人数和比例为近年最低,学有均教得到彰显。 (宋雷敏易战)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