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袁州区文化馆走出租店铺收钱怪圈 向免费开放转型

18.04.2014  14:13

  精致的剧场内流光溢彩、掌声阵阵,300余观众正在观赏一场以“京韵风吹金穗香”为题的京剧专场演出,这是日前宜春袁州文化馆大剧场内的精彩镜头。在该馆,类似这样的演出已成为常态。这个几年前还满是出租店铺的大杂院,如今却成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免费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的文化殿堂,近期,在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调研中受到高度赞扬。17日,记者深入了解了袁州区文化馆的变迁之路。

  租店铺收租金毁了文化馆

  袁州区文化馆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好位置,它坐落在宜春中心城区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中路,现有活动面积4000余平方米,馆内设有大小剧场、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书画、棋类、武术、舞蹈、器乐等20余个培训与活动场(室),也是目前宜春市唯一的国家一级文化馆。

  记者从一张馆门两边鳞次栉比旧照片上看到,昔日尽管门前挂着“袁州区文化馆”的牌子,但馆内外却找不到一丝文化气息。馆外大门左右两边分布着大小多家商店,馆内大院两旁也全是广告装潢、医疗保健、体彩专卖等名目繁多的小店,唯独没有与文化相关的场所。该馆的副馆长孙根成介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馆内外凡是能开出店铺的地方都租了出去,后来新建的一栋2000多平方米的四层大楼也出租了,整个文化馆80%以上场地出租,每年能得到十几万元的收入,用于弥补开销。

  孙根成告诉记者,将店铺租赁出去后,一系列麻烦与问题也产生了。首先是馆内外卫生状况差;二是治安环境差,一些游戏厅、麻将室等场所经常发生打架斗殴、吸毒涉黄等事件。因此,很多市民讽称“文化馆里没文化”。馆内职工也人心涣散,原本20余名有着各种艺术专长的人都纷纷请长假外出走穴。

  投资百万重焕文化光彩

  大院内两排300米长的文化长廊艺术味十足,艺术大楼里琴声与歌声回荡,书画室里精彩授课,文化展示大厅展品琳琅满目……这是记者对现在的文化馆的第一印象。

  该馆办公室曾主任告诉记者,2010年,新任馆长徐剑上任后,当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文化惠民等文化新政策。他提出,要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文化成果,就必须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于是,他先从清理馆内外所有店铺入手,然后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报改造文化馆计划。在获得了国家120万资金扶持后,开始着手对馆内硬件进行恢复改造。

  曾主任说,改造后有了这么好的剧场,现在几乎隔三岔五就会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内容包括京剧、高安采茶戏或本地民间小剧目,进场表演及观众都免费。92岁的市民谢长发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走进文化馆,不花一分钱,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想看戏就看,不再感到孤独了。

  在原先整体租赁出去的2000平方米的艺术大楼,如今都变成了书法、棋类、版画、舞蹈等学习培训场所。只要你有这方面的爱好,不需花一分钱,就可得到专家或大师的指导。

  走出大本营向社会扩展

  采访中,记者发现袁州区文化馆在进行文化惠民工程中,还有一个突出特点,这就是以文化馆为大本营,走出去与街道、社区、学校等社会各界形成联创联动,使文化的受益面更为广泛。

  在该馆艺术大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内有涉及袁州区千百年来的“脱胎漆器”、“宜春评话”、“宜春版画”、“宜春三星鼓”、“袁州夏布”等十余项“非遗”成果展示。袁州区文教局党委委员、现任馆长易冬云说,依托这个大展厅,每年接待参观者达数万人次,拉近了当地“非遗”成果与市民的距离,使本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易冬云说,近年来,文化馆工作人员走出馆门,下到基层指导文化工作,使得每个乡镇、街道、社区都有文化馆驻点专业干部,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文化特色,每个街道都有一个文艺团体,每个社区都有一个文艺小分队。“京剧进校园”、“好人文化进社区”、“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等群众文化活动已搞得风生水起。

  ■信息日报记者陈国菊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