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塑料制品产业发展升级侧记

24.03.2015  12:40

  3月16日,记者一早赶往宜黄采访,行走于临宜公路上,一块“江西省塑料制品产业基地——宜黄欢迎你”的牌匾映入眼前,再往前便进入宜黄县工业园区,果不其然,众多的塑料制品企业沿公路两旁一字排开,形成一条工业走廊,龙华、腾飞、新恒丰、志达、华盛、永泰等一批塑料制品企业镶嵌临宜公路沿线,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据宜黄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聂发来介绍,目前,园区有塑料制品及相关企业48家,去年整个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3亿元,占园区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全省塑料制品产业的“老大”。

  喜结良缘:从无到有 

  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宜黄之所以能与众多塑料制品企业“喜结良缘”,就源于他的一次冲动,并为之付出行动。

  该县中港乡龙岗村村民罗序全没有想到,当时的一个决定,竟然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1993年,时年32岁的罗序全突然萌生一个念头:三十而立,应该做点什么?随后,他辞去担任浙江温州一大型塑料制品企业技术骨干职位,东借西凑筹集资金,返回家乡创办了宜黄县首家塑料制品企业。2004年,该企业拥有4条生产线,年产编织袋4000吨,创产值2000多万元,上交利税超过百万元。罗序全的成功对宜黄县的领导产生很大触动,经过调研考察,该县审时度势地作出大力承接浙江塑料制品企业转移、把宜黄打造成为江西省塑料制品产业基地的决定。

  彼时,一场“迎娶”塑料制品企业落户宜黄的攻关悄然展开。

  “迎娶”行动,当然少不了聘礼,宜黄开出的条件足够分量——依托小水电发达的优势,每度工业用电定价低于市场价近30%;全力做好服务,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

  之后,该县坚持以浙江为重点招商区域,以塑料制品产业为重要突破方向,迅速开创了塑料制品产业发展新局面。

  陈万胜是最早一批来宜黄兴办塑料制品企业的浙江人。回忆初来时的情景,陈万胜感慨万千。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产业几乎为零。缺电、缺水、生活不便成了面临的三大难题。但是,当地展开的援助行动令他感动:县里从附近的乡镇架设了一条专线临时解决用电;附近的村干部带领村民送水;大米、蔬菜、瓜果等生活用品也有人送上门……陈万胜决心以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短短8个月时间,投资2000万元的华瑞塑业正式投产。

  栽得碧梧引凤凰。在陈万胜带动下,华庆塑业等7家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半年时间先后落户宜黄。随着大量塑料制品企业纷至沓来。2004年,宜黄县在宜黄、临川、崇仁三县(区)交界处,距县城18公里临宜公路旁一块名叫丰厚的荒芜之地规划出一条“工业长廊”,取名丰厚工业园区,将其打造为塑料制品产业集聚的“洼地”。

  经过4年发展,塑料制品产业成为宜黄工业的主导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同行业的18%,形成了以志达塑业、事达塑业、新洋塑业、华瑞塑业等企业为龙头,以塑料包装袋、塑料粒子、废旧塑料回收、农用薄膜和日用品塑料、工程塑料为主体的塑料制品产业集群。2008年8月26日,省经贸委批复,授予宜黄县“江西省塑料产业基地”称号,这段缘分终修成正果。

  破解七年“发展之痒”:从有到优 

  宜黄拿到“江西省塑料产业基地”金字招牌一晃就过去7年,塑料制品产业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层次较低,品种单一。其次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最令业界头痛的是产业链不完整,配套能力不强。对此,高盛塑业林总深有感触。他向记者介绍,该县虽然形成了塑料产业集群,但距完整的产业链还有一定距离。由于缺乏从事塑料技术的专业研究机构,使得整体产品科技含量难以提高,另外原材料的缺口也比较大。不仅如此,前不久,厂里一台设备出了故障,需要更换一个配件,但在当地根本找不到,最后只有远赴温州购买。

  “随着原有电力价格优惠政策的取消,倒逼塑料制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政府也加大力度,对重点塑料制品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扶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聂发来说道。

  据悉,近年来,宜黄县制定了塑料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成立了塑料制品产业领导小组。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围绕节能增效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并引导同类企业整合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要素,实行强强联合。同时,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塑料制品企业的信贷投入,并规定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每年为塑料制品企业担保融资总额比例不得低于35%,切实帮助塑料制品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财政在年度工业发展基金中拿出500万元作为塑料制品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园区内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奖金和贴息补助。

  走进新恒丰塑业拉丝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员工的身影已不多见,只有零星几人在流水线上操作,往日车间人头攒动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一条长50多米的生产线只需一名工人操作就行。公司岑总介绍道,去年上半年企业斥资1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了第二代圆织机,生产线全部更新成第六代圆织机,不仅产能提高了近30%,用电量也下降了近一半。去年企业创产值超过1亿元,上交税金700多万元。

  高盛塑业林总回首10年创业路,最大的感触就是:园区塑料制品企业建立了行业协会,大家齐心协力搞科技创新。2012年,高盛塑业自主研发的防喷灰新型水泥包装袋,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开创了该县塑料制品企业自主研发专利产品的先河。事达塑业通过科技创新,现已拥有自营产品出口权,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100%销往国际市场,生产规模为华东地区最大。志达塑业是全省第一家生产塑料吨袋企业,也是全国仅有的五家塑料吨袋生产企业之一。

  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和县里一揽子扶持政策,宜黄塑料制品产业迎来了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目前,该县已形成了“塑料回收造粒—塑料编制—塑料机械制造”产业链,产品覆盖编织袋、网眼袋、塑料吨袋、塑料机械加工、日用塑料及农用薄膜等,年利用废旧塑料20余万吨。

  成熟的产业发展不能缺少完善的服务体系,宜黄县的决策者对此有充分认识。目前,该县正积极进行塑料制品交易市场、塑料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塑料制品物流网络配送中心等建设,以最快速、最便捷的服务为塑料制品企业提供物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