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南昌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节点,在2002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昌市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5.41%,超过了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和“老龄社会”的认定标准。
农村养老,无疑成为困难最大、问题最多、涉及面最广的内容。但这一看似困难重重的课题,并没有在南昌变得沉重。该市着力打造“农村敬老院+农村颐养之家+居家照料中心”“三位一体”的养老方式,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在全省值得推广的农村养老服务“南昌模式”。
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确保“老有所养”
“我们每天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一起生活,一起散步,一起劳作,心情越来越舒坦,身体越来越好,这里真是我们的幸福家园。”生活在南昌县黄马敬老院78岁的李巴子高兴地说。
黄马敬老院位于风景秀丽的白虎岭脚下,34名五保老人在这里过上了安逸的晚年生活:有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供应;遭遇意外,只要按动床头的“一键呼叫器”,工作人员就会立即赶来;中秋节、重阳节等节假日,大伙儿一定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84岁的黄任根对记者说:“工作人员义务为我们理发、剪指甲、整理房间、打扫室内外卫生,一年一次乡镇医生来院里为大家体检,让我们生活得既快乐又健康。”
敬老院里还养了猪、鸡、鸭,种了胡萝卜、生姜等15种蔬菜,栽了桃、柚子、橘子等7种果树。院长张惠珍对记者说:“这是敬老院开展的庭院经济,10名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也自发加入劳作,一方面可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劳作中感受快乐。”
这种跳出传统敬老院模式,在运作上更为灵活的养老机制,是南昌市创新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昌市出台了《南昌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国率先统筹解决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的护理费,有效保障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