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教育频道】【中国江西网吉安频道】【江西省网上家长学校】再回首 那些年我们的高考故事
http://edu.jxnews.com.cn/system/2016/06/08/014949739.shtml
http://jxja.jxnews.com.cn/system/2016/06/08/014949648.shtml
http://jxwx.jxnews.com.cn/system/2016/06/08/014949762.shtml
2016年高考大幕开启,记忆的盒子又被打开,朋友圈里网友们晒出了深刻的高考回忆,还有人用特殊软件为自己重新制作了一张2016年的高考准考证。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记忆深埋在几代人的心中,恢复高考后,青年们从工厂、从农村涌入考场追寻梦想;高考扩招之前,考生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扩招之后,更多学子实现上大学的梦想。高考路上,为之奋斗的心路历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青春岁月里一段宝贵经历,高考托起了我们青春年少时的梦想!
上世纪70年代的高考生——从工厂从农村 投入考场追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硕导,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黎传绪在1978年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当时26岁的他还是江西省制药厂的一名普通工人。“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没能报考上1977年的高考,第二年顺利报上了名,记得当年我是在南昌下沙窝的临时高招办报名的,由于报考的是文科,我都弄不清楚要不要考数学,高招办的同志告诉我,他也不是很清楚,要等准考证发下来才知道,6月底发下来准考证,距离我的高考还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确定还是要考数学科目。”黎传绪说,十年没有摸过数学书了,最后这段时间他就集中精力复习数学。“现在想起当年高考考场上我们的试卷题目,比现在是要容易许多,但大家都是从农村、从工厂投入到考场中去,非常难能可贵。”黎传绪说,当时大学录取比例很低,用“天之骄子”来形容大学生,但年轻人仍勇敢渴求知识、追求心中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生——大学录取率很低 很多人念“高五”“高六”
1983年,20岁的吉安新干农村小伙刘林怀揣着梦想报名参加高考。刘林回忆,当时整个县城参加高考的学生都集中在一所学校里,提前好几天就搬到学校宿舍备考。“当时天气很热,我记得已经进入农历七月,宿舍的蚊虫蛮多,但是那几天我们还是点着蜡烛一直到次日凌晨。”刘林介绍,天气太热了,高考那几天他们考完就跳进水里游泳洗澡降暑。
与刘林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南昌铁道报社记者部主任杨春如说,他是在南昌县莲塘参加高考的。“我记得当时从老家乡下骑辆自行车去考试,考完试又自己骑车回家,不像现在家长都陪考,当时父母都比较忙。”杨春如说,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大学本科、专科和中专放在一起招录,一个班上80个人,能考取的顶多8个左右,录取率很低。“我很多同学都念了‘高五’、‘高六’,那个时候的拼劲还是很足的。”杨春如说。
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生——高考渐成全社会关注焦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考生参加高考犹如“鲤鱼跳龙门”,在大学校园内,他们徜徉知识的海洋,走出大学校门,他们分配到不错的单位。于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程度极其激烈。
老家在江西上饶的祝建回忆说,当年“考上大学”已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奋斗目标,更是全家人的希望。1995年他进入高考考场,但是他妈妈却在医院做手术。“我妈妈在我高考的前一天动的手术,那晚离开医院时,我妈刚醒,拉着我的手说,儿子,好好考,不要想太多,不要有牵挂。”祝建说,永远难忘母亲握着他的手,对他寄托了最大的期望。那一年,走出高考考场,祝建还领到了免费的饮料。渐渐地高考也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高考当中来。
1999年高考扩招,更多的学生得以走进大学校门。赶上扩招“头班车”的徐伟说,在高考当天,几个同学还在抓紧时间温习功课。“我是从农村来到县城念书的,高考那天同学的家长都来陪考,我的父母在农村没空赶过来,但我知道,父母供我上大学不容易,考前还打电话来鼓励我。”徐伟说,高考扩招后,班上过半同学进入了大学的校门,实现了心中的梦想,也给寄予无限期望的家长一个交代。
2002年的高考生——母亲偷偷跟着送考 考完狂撕复习资料
在2003年之前,高考日定在每年的7月,那几天往往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也被称为“黑色七月”。2002年,姚苑参加了最后一个“黑色七月”的高考,当时她在南昌三中考试,离家里也有一段距离,那年7月7日去考试,她坚持让妈妈在家里休息,不要她陪着去考试。可是,当她到了考场后,发现妈妈一直跟在后面。“妈妈看到我进入考场之后,就回家去做饭,等我走出考场的时候,她又端着一碗绿豆汤在门口。我考试的时候,妈妈也没停歇一下。”
姚苑说,高考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高压状态,高考结束后,她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把几本复习资料撕得粉碎。“那个时候,我们也就是靠疯狂‘撕书’发泄一下了!”姚苑回忆道。
2003年的高考生——非典期高考先测体温 题目难哭着出考场
2003年的高考有些特殊,从那年起高考改为6月进行,但是当年恰逢“非典”,让这场考试显得与众不同。当年在南昌一中参加高考的万小全回忆,每次进入考场之后都要测量体温,确定没有发烧发热就可以在正常考场考试,一旦发高烧就有专门的隔离区进行考试。“由于当时南昌的疫情不是很严重,没有听说我们的考场有人被安排在隔离考区里考试。”万小全说。
2003年高考的考题难度大也给万小全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记得是第一天下午考完数学以后,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走出考场的时候,我有些沮丧,但发现有好几名同学都哭着鼻子走出考场,那年高考的题目确实很难啊!”万小全感叹。
文/记者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