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市过度焦虑和恐慌没有必要
原标题:对股市过度焦虑和恐慌没有必要
近期,A股市场在达到5000点关口后出现深幅调整,不少仓位较高的投资者账面财富快速缩水,难免产生焦虑情绪。与此同时,市场上流传着一些真伪难辨的传言,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现在看来,客观、全面地看待这波行情十分必要。从以往经验来看,股市大涨之后容易出现快速回调,这种现象并非第一次出现,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比如,最近一周的5个交易日内,沪指共跌去12%,而历史上沪指单周跌幅超过12%的多达11次。经验同样告诉我们,正如深蹲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起跳,在短期急挫后再度反弹、走出更大行情的先例也屡见不鲜。
在市场从“快牛”向“慢牛”行情的切换过程中,有一些波动和震荡是必然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应适当、适度、适时地调整心理预期。尤其要放眼长远,不因短期的市场波动过度悲观,否则极易陷入“追涨杀跌”的误区,产生不理智、不理性的投资行为。
连日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降息降准、连续逆回购,市场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将从240亿元增资到约1000亿元,用于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证监会密集出台各种措施,如允许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大幅调降A股交易费率等,这些无疑都对股市的稳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必须看到,各种利好释放通常需要一定的过程,效果往往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各方呵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决心也是坚决的。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恐怕更需要信心和耐心,而不是在焦虑和恐慌中乱了方寸、无所适从。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流传的各类信息中,有一些属于虚假信息,还有一些将个别事件或案件与股市捆绑,也是引发市场恐慌情绪的根源之一。证监会日前宣布,将会同公安和媒体网络主管机关及时查办案件,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使谣言乱市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消除各种人为的不稳定因素,才能坚定投资者的信心,才能稳定投资者的预期。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正在继续释放,支撑资本市场向好的大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各方,特别是投资者大可不必为短期的市场波动过度焦虑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