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但循初心 不负青春——记寻乌县吉潭镇副镇长何炳南
何炳南入户开展政策宣传
“我长在农村,我也爱农村,学的是与果树、蔬菜、花卉相关的园艺专业。我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给农村带来变化。”近日,在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到农村工作,寻乌县吉潭镇副镇长何炳南对记者说。带着朴素的愿望,何炳南在2011年大学刚毕业便一头扎进了农村。
2011年9月30日,从市委党校培训结束后,何炳南来到寻乌县吉潭镇人民政府报到,被安排在一间老会议室办公,与隔壁同事只隔着一扇木板墙。简陋的办公条件不是最大困难,农村工作的千头万绪,让何炳南陷入了焦虑与迷茫。
“基层是一个大熔炉,历久才能弥坚。”在他迷茫不知所措时,该镇党委书记的这句话深深地刻进了何炳南的心里,成为他在基层工作中前进的不竭动力。
年轻人到基层不是去“镀金”,而是去学做人、学做事,积累经验、丰富阅历。有了清楚的认识,何炳南树立了积极良好的工作心态:工作越是繁杂,越要冷静淡定地面对。基层面对的是普通群众,初来乍到的何炳南明白,要想在基层干好工作,就要融入农村,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2014年,何炳南被镇党委下派到古丰村,成为一个软弱涣散党支部的书记。到了古丰村,摆在他面前的头号难题就是村委换届选举。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只来了4个人,会议因没有达到法定人数而被迫取消。虽然受了挫,但他并没有灰心,他确定了“以公开促进公平公正”的思路。随后,他花了6天时间在村里走访农户,请教老党员,宣传讲解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争取他们的支持。6天后,他再次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全村30个村民代表到了23个,选举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随后,他将目光转向了正式选举。为了杜绝以前的拉票贿选现象,何炳南对选举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将投票结果张榜公布在各小组,从而,顺利地选出了7位村“两委”干部。古丰村村民陈文昌说:“何书记用自己踏实的作风带领古丰村干部作风实现了转变,也让古丰村的村风民风实现了转变。”2016年2月,何炳南入选“赣州好人榜”。
2016年,通过考试选拔,何炳南当选吉潭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科班”出身的何炳南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针对近几年,赣南脐橙因柑橘黄龙病面积锐减的问题,他借助母校江西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和果树学的专业知识,把目光聚焦产业发展,通过引导群众发展产业来脱贫致富。为稳住镇里的柑橘产业主导地位,他提出的“一保一转一复”的产业发展思路,得到该镇党政班子领导的认可。两年多来,他牵头建立了4个柑橘黄龙病防控示基地,引导群众开展群防群控,保护防控柑橘面积6200余亩。在充分遵循群众复种柑橘的意愿基础上,提倡“大苗上山、生态建园”,建立了8个柑橘苗木假植网棚基地,引导农户开展科学复种。另一方面,引导群众开展产业转型,形成了“柑橘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组织种植能手去福建龙岩、江西宜春等地考察,引进猕猴桃、百香果、蜜雪梨等适合当地栽培的新种植品种。2019年,他分管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寻乌县年终考评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如今,他所推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培育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8个,建立产业扶贫基地14个,联结带动贫困户608户,带贫益贫效应显著。
从大学毕业生到村干部,从村干部到基层领导干部,从“跟着别人干”,到“带着村民干”,在基层坚守的9年时间里,何炳南秉持着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将青春播撒在农村广袤的田野,用奋斗书写平凡朴实的梦想。(陈灏 记者 刘荷英 文/图)
来源:赣南日报2020年4月2日第7版 责编: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