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建成大型藏香猪养殖基地 抱团致富
茂密的山林里,黑色的小动物若隐若现;山路两旁,三三两两的黑色“小精灵”,正张着嘴巴,或寻吃小草,或拱开泥土咀嚼草根。“嘀嘀……”随着主人的声声哨响,分散在山林各处的几百头猪,听到号令,纷纷循着声音,跑回猪舍前的空地。
这样有趣的情景,是记者近日在寻乌县吉潭镇籁地村见到的。猪场主人何世扬说:“这些是来自雪域的‘高原之珍’,叫藏香猪。”
从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高原地带,来到气候暖和的赣南丘陵地带,并扎根繁衍,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经历?
初来乍到:不爱暖屋爱山野
藏香猪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主要分布在西藏、甘肃、四川等高原地区,嘴尖头长,蹄细骨硬,善于奔跑,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山间密林中,被誉为“高原之珍”。
何世扬与藏香猪结缘,纯属偶然。2008年,看到身边的人大多种了脐橙、蜜橘,“不走平常路”的何世扬卖了自家果园,开了一家茶庄,并外销果品。2010年,在甘肃岷县,何世扬第一次尝到藏香猪肉,被它的美味吸引。他觉得,在恶劣的高原环境,藏香猪竟然能生长,真是太神奇了,自己家乡寻乌县山林条件更好,完全能够饲养。回到寻乌,他与何建山、陈靖宇商量,大家意见一致。当年秋天,3人开着皮卡车,向高原进发,千里购猪。
51头藏香猪猪崽,每头10来公斤,经过三天三夜的路程,来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吉潭镇籁地村笔架山。何世扬等3人兴高采烈,忘记路途劳顿,把这些猪崽当宝贝一样,请进客厅,并用灯照取暖,喂食精饲料。可是,猪崽不领情,不到三天,死了40头,剩下的也无精打采,趴着不动。3人也气馁了,觉得没希望了,当晚便把11头猪崽放到野外。
奇迹发生了,第二天,11头猪崽竟然在山林间活蹦乱跳,觅食嬉戏。原来,藏香猪是放养型的,有着天生的野性,舒适的环境对它们是束缚,广阔的原野才是它们生长的天地。
扎根山林:日间放养夜听哨
这种悲喜交加的境况,在3个月后又遇到了。当时,几头母猪要生崽了,养殖基地准备好了温馨的“产房”迎接新生命。可半夜里,母猪们却不见了,村民几天也找不到。8天后,母猪跑回来了,海吃了一顿,又急忙跑进山林。村民循迹发现,母猪已在山头做窝产崽。此时,它们野性更强,不让人随意靠近猪崽。
4年来,母猪都在野外生崽,冬天在温暖的山头,夏天在荫凉的溪旁,约半个月后带回猪崽认舍。
“你们来的不是时候,现在猪都到山上去了,晚上才回来。”村民何迎春对记者说,藏香猪都在野外放养,它们饮山泉水,吃野草树叶,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投喂红薯、玉米、脐橙、冬瓜、南瓜等粗粮。
何迎春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口哨,说试试此时能否把猪唤回。口哨声响起,记者看到,有的猪马上顺着山间小路走来,几头正在山塘里拱食泥鳅的猪,听到哨声后停下,原地迟疑了十来秒,当确认后,便蹦跳着跑向猪舍。不到十分钟,约有400来头猪从四方赶来,嚼着投来的红薯。
何迎春说,现在村民都叫他“猪司令”,他指挥着这10.6平方公里森林内的藏香猪归舍。
日久生情,每天唤藏香猪归舍,何迎春喜欢上了这些黑色“小精灵”。他说,藏香猪是一种有智慧的猪:傍晚口哨响时,有的猪欢快地滑下山来;有一次,他看到两只猪用嘴共抬着一根十来公斤的葛根下山;公猪“恋爱”前,都要在淤泥里打几个滚,打扮漂亮,再趾高气扬地走向母猪。
渐入佳境:茂林深处尽撒欢
“4年间,当初的11头藏香猪,已发展到了2600多头。”何世扬说,如今,在寻乌县,他们共有9个藏香猪养殖基地,分布在吉潭镇、三标乡、菖葡乡、晨光镇及文峰乡等地,共有30多户村民参与养殖。
据介绍,藏香猪成本每头每天1元,14个月长到50来公斤,每公斤藏香猪肉近60元,去除猪崽、猪舍等成本,每头肉猪利润近千元。加之管理粗放,藏香猪成为村民发展产业的首选。2013年11月,赣红藏香猪专业社成立,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藏香猪数量呈几何级增长,预计到明年,将有1万多头肉猪上市,利润超过千万元。
吉潭镇村民何运森,原来养了100多头山羊和牛。2013年上半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籁地村养殖基地购了10头母猪,一年多下来,赚了近十万元。今年,他把山羊和牛都卖了,又购进10头母猪,打算专心发展藏香猪产业。
目前,寻乌县藏香猪产业风生水起。采访当天,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藏香猪体验园选址签订合同;今年8月,何世扬等人合资的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寻乌县正在申报当地藏香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寻乌的山林,越来越多的藏香猪将欢居其间,觅食、繁衍,寻乌的乡村,更多的村民正在加入藏香猪养殖,大家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