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将构建“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城镇布局
5月12日,江西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 。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5月12日,江西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到2020年江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或接近60%。江西将通过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着力打造沿沪昆线、沿京九线两条城镇发展带,培育发展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等三个都市区,积极推进景德镇城镇组团、抚州城镇组团、瑞金城镇组团、三南城镇组团等四个城镇组团建设,形成“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城镇空间结构体系。
此外,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制定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交会议讨论。而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意见》将根据会议讨论意见完善后印发。该《意见》明确了户籍、土地、融资、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明确目标 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60%
从2001年至2013年,江西全省城镇化率由27.67%上升到48.87%,年均提高1.63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由1145万增加到221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全省城镇化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统筹推进的基础上,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或接近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形成“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为主骨架的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城镇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明显提升,生态文化特色彰显,机制体制更加完善。
六个方面突出重点 形成“一群两带三区四组团”
推进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面积扩张和城镇人口比例增加,而是包含了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方式转变、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跟进等丰富的内涵。为此,江西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将突出重点、抓好关键。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
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等重点落户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县城,江西将因地而异、分类实施,抓紧制定具体的落户标准,相应调整就业、居住和社保等落户条件,切实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门槛。此外,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险费用、技能培训投入等成本类型,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责任,构建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通过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问题,使他们在城市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范围
江西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创业发展,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为农民工在城镇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针对农民工住房问题,江西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逐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允许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单元型或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支持农民工较多的企业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
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上,江西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工伤失业保险、城乡救助体系之间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