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提速农业大发展 渝水区连续6年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纪实

24.04.2015  13:48

  4月中旬,又是一年春耕时,绿油油的土地上蒸腾着温热的气息,渝水区珠珊镇石山村委一片犁耙水响。正给土地翻耕的村民刘忠能喜上眉梢,他告诉笔者,去年实施“小农水”后,农田平整了,沟渠硬化了,能灌能排,实现旱涝保收。

  2009—2015年,渝水区作为中央第一、第四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连续6年潜心建设,通过加大规划力度、强化资金管理、创新工作机制等举措,成功探索出了小农水建设的崭新路径,为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本。6年来,该区小农水固定资产投资一路上扬,总投资1.702亿元,改造灌溉面积21.5万亩,主要建设灌区渠系改造工程89处,新建渠系建筑物6205座,增产粮食约670万公斤,农民年人均增收370元,受益人口约22.8万人。

  科学规划:整体推进,资源整合显效益

  小农水作为水利灌溉“最后一公里”,一旦打通,可润泽良田万亩。该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中央财政对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一旦争取可获连续三年实施的政策,对于我们来说是福音。但是项目争取下来了,如何科学建设才是重头戏。

  该区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走集中连片建设的路子,整体推进,促使小农水建设重点区域基本实现“田成块、渠联网、路成环、旱能灌、涝能排、设施全”的格局。针对“小农水”建设工程量大、面广的特点,编制了全区统一的设计使用手册,规范设计标准,提升设计水平。建立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对小农水建设进行GPS定位,结合农田灌溉规划绘制电子地图分步实施。同时,积极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区、乡、村三级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并在项目区召开乡、村、组、党员及群众代表会议,形成“四级联动,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新机制。

  同时,该区还注重规划资金使用,打破部门分割,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在不改变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国土整治、现代农业标准良田建设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从2009年开始,该区6年已“聚拢”相关资金达4亿元。

  创新机制:听取民意,以奖代补激活力

  “今年乡里的小农水建设项目落户到了村里,大家都特别积极地投工投劳参与其中。除了这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大事以外,项目建设得快,还可以获得奖励。”日前,鹄山乡窝里村正在指挥沟渠清淤的支部书记张木勇说。这是该区在“小农水”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新路子。

  为确保以最合理的投入撬动最大的效益,该区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模式,专门制定“小农水”建设资金绩效考核办法,规定除耕地面积等自然因素以及粮食总产量等经济因素外,还设置包括本级财政配套力度、农民投工投劳、长效运转机制等在内的“绩效因素”,将绩效考评的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

  在资金拨付上,变直接拨付为“奖补”并举,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分期分批拨付资金。对建设速度快、资金整合力度大、农民投工投劳积极性高的乡镇,区财政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增加补助规模。

  “这种模式,可以调动各级各地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有效引导群众自觉投身水利建设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速小农水项目建设进度,让小农水更得民心。”鹄山乡分管领导坦言。

  强基固本:建管并重,长效运转有保障

  三分建,七分管,水之兴利在于建,利多利少在于管。因此,现代水利工程需要现代化的建管体制。在渝水区,群众参与建设管理是一大特色。

  “项目建设好之后,每个村子成立专门的协会来管理,大家把田间工程当作自己的财产,乱挖沟渠、损坏设施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每当用水结束后,大家还自觉对自家地段的沟渠进行清理、维修,并且互相监督。”界水乡高家村村民高德兴坦言,“就像爱护自家东西一样爱护小农水。

  为使小农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区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水价合理、管理自主”的原则,在每一个灌区的每一个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将每条支渠都划段承包到每个会员头上,使每家每户都成了工程的管理者和维修者。另一方面,会员什么时候用水、用多少水都由协会统一调整,并通过居民组及时向用户公布配水、放水、收费情况,遇到疑难问题大家共同商量。现在,区里的每个小农水工程基本实现了有一本权属证书、一个管护主体、一份管护协议、一份管护档案,确保小农水工程建得成、管得住、用得好、长受益。

  目前,该区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42个,参与农民达9万余人,覆盖全区农田灌溉渠系的基层网络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