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班旨在总结工作,梳理问题,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进一步规范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出席并讲话。
汤赛南指出,多年来,在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承训院校的共同努力下,江西各类培训项目实施顺利,有些工作思路和做法走在全国的前列。 一是 重心下移。 江西师大积极推动建立“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做到内容上接地气,方法上求协同,绩效上求实效,机制上求长效。这是江西省的创新,得到教育部的肯定。 二是混合学习。 采用集中培训与教学现场实践、院校集中研修与远程培训和网络工作室专题选学、个人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研讨、院校培训与送培到县到校等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建立了“教学诊断、远程专题学习、院校集中培训、影子跟踪学习、网络工作室研修、返岗实践研修、研修总结展示”混合学习模式。这一做法成为从江西“走出去”的经验。 三是 创新模式。 实施自主选学,开发了网络培训云平台,整合省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供学员自主选学,全方面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形成了“远程专题学习、院校集中培训、影子跟踪学习、网络工作室研修、返岗实践研修、研修总结展示”的教师培训模式。 四是优化团队。 建立“陆海空”结合的教师培训和管理团队,成为全国教师培训领域流传多年的佳话。即:网络课程资源中全国知名专家队伍和集中培训聘请的省外授课专家,为空军;省内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专家团队和省级学科课程专家团队,即为海军;远程培训省市县管理员团队和班级辅导员、集中培训聘请的省内一线优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及院校教师授课团队,即为陆空(即本土专家授课团队)。 五是创新机制。 按照“选主题、组团队、搞教研、建资源、搭平台、促成长、育名师”的思路,组织全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了1000余个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按照1+10带100的方式,形成了一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和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并建立了拥有2.5万件的微课库、一批YY讲座群、教学案例库。在全国率先形成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全省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坊)每天有近10万名各地教师访问,初步构建了全省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常态、落地”机制。这是江西的首创,对全国的教师培训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汤赛南要求,要以创新培训模式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培训管理;要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要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共享、培训团队与参训教师一体化、培训过程可交互性等优势,积极开发建设本省培训课程资源,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覆盖全省城乡、“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要大力开展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培训班通报了2014年“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的学情情况,景德镇市、赣州市、丰城市、弋阳县等教育局负责同志和老师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培训专家就创新培训工作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专题讲学。
来自全省各市、县(区)教育局分管教师培训工作的副局长和师训部门主要负责人,省内各承训院校分管培训工作的校领导、具体承训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远程培训各承训机构负责人等共300人参加了培训。
据悉,近三年来,国家先后下达江西省“国培计划”专项培训经费3.02亿元,培训全省中小学教师28万余人次。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安排省级培训专项经费4600万元,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0万余人次。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011年起,江西省积极实施所有在编在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五年一轮的全员远程培训,每年参训教师达3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