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18名小学生“被跳级” 家长让孩子“偷跑”入学惹麻烦
“要跳级读二年级,我上课肯定像‘坐飞机’,跟不上学习会遭同学笑话的,我不想读书了!”3月6日新春开学首日,景德镇市第十一小学的6岁半女孩迎迎(化名)等十余名学生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些孩子本是一年级学生,按理新春开学应继续读一年级下学期,可是现在却被要求“跳级”读二年级下学期。
2月5日,记者曾赴景德镇调查采访,了解到这18名孩子在该市十一小入学前就已被其家长提前送入当地一民办学校,将一年级当成学前班入读,并提前办有学籍。一年后,家长发现这些孩子跟不上进度,想隐瞒入学经历再回到市十一小入读一年级,结果遭遇了不能正常办理学籍的尴尬。校方于是做出劝退或让孩子“跳级”读二年级的处理决定。
多名家长则再次向本栏目求助:“孩子年龄小,要求孩子‘跳级’入学这不是毁了孩子吗?对学生成长太不负责任!”
家长“自作聪明”让孩子提前入学
2月5日,在景德镇市十一小采访,校长何忠向记者介绍,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不能留级的。这18名学生学籍已升入二年级,学籍档案全国联网、不能更改,因此学校只能对这些学生或劝退或要求“跳级”。目前已有2人回到原来就读的民办学校读二年级,留下的16名学生暂在本校一年级就读。通过昌江区教育局及学校多次协调,这16名家长已同意孩子升二年级。
何忠表示,公办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对入学年龄一般都卡得紧,严格按规定招收年满6周岁孩子入学。18名孩子被要求“跳级”,是因为这些家长盲目将低龄孩子送入民办学校提前入学。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孩子成绩好,就以转学方式转入公办小学读书;如果成绩跟不上,则隐瞒入学经历,让孩子到公办小学重新入读一年级。但因为已办理过学籍,因此公办学校无法再为他们办理新生学籍。
江扎爱和李丹等几位家长承认,他们确实因为担心孩子学习压力大,将孩子提前送入民办学校读一年级,权当学前班,以便孩子正式入学时能轻松应对。可当前他们担心的是,孩子年龄小,自觉性不强,他们“跳级”读二年级无法跟上学习进度。
对此,何忠则表示,学校已做了详细安排,将组织本校老师利用寒假及课余时间义务为这些孩子补课。但直到当前新春开学,该承诺并未兑现。
学校竟接受4岁半孩子入学
在招收适龄儿童入学的年龄把关方面,当地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做得如何呢?2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昌江区教育局调查。
该局基础教育股相关工作人员打开景西实验学校(民办)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向记者介绍,该校2013年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共102人,按当年正常入学年龄即2007年8月31日前出生的规定,仅有不足20人系正常入学年龄,逾五分之四的学生属于“违规入学”。年龄最小的余姓学生竟然是2009年12月出生,入学时不足4岁半。
令人惊讶的是,超低龄入学现象在十一小也存在。记者在该校2014年度300名入学新生中,发现不到正常入学年龄的儿童达75人,其中有8名学生系2009年1月以后出生的,最小的汪姓女孩生于2009年6月。
就这些超低龄孩子入学及学籍办理情况,基础教育股股长陈爱河表示,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都应严格遵守教育部规定招收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也是一视同仁的。目前,低龄孩子入学的第一道关口是学校,教育局予以审查。
十一小校长何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校严格按规定,只接收年满6周岁学生入读一年级。但陈爱河却透露,当地有一个不成文的操作规定,即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在半年内,若年龄过低则不能通过学籍审查。就余姓和汪姓两位学生“超低”年龄入学的原因,他表示:“这不太好说,但也有可能是审查人员忽视了。”
将督促十一小重新补办学籍
记者的调查引起了省教育厅重视,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将记者所调查情况反馈给景市教育局,要求该部门妥善处理。3月6日,景德镇市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已了解到了这18名孩子被“跳级”入学情况,正在想办法予以解决。他说,这些低龄孩子“跳级”读二年级,不仅对学习有影响,对其健康成长也不利。他表示,应尊重家长的意愿,对要求恢复入读一年级的孩子重新办理学籍。
截至3月11日发稿时,记者一直未得到景德镇市教育局最终处理信息。这18名孩子到底能不能正常就读一年级?本报将继续关注。
江西日报记者 童梦宁 实 习 生 张楚越
QQ:317737603电话:0791-86849791
新浪、腾讯微博@童梦宁
短评
别让孩子成牺牲品
朱 华
自作聪明的家长让孩子提前“偷跑”入学,没想到惹来诸多麻烦,以至于孩子都不想上学了。这让人觉得既可恨又可悲:可恨的是,家长和学校都不守规矩;可悲的是,无辜的孩子成了大人们“瞎折腾”的牺牲品。
不管事情如何定性,“跳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不能因此耽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景德镇市教育部门“正在想办法解决”的表态令人期待。但是问题又来了:此前学校违规接受低龄儿童入学该怎么处理,是严肃查处还是“下不为例”?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记者的调查显示,让孩子提前入学的做法在当地并非个例。笔者想问的是,既然《义务教育法》和上级部门都对入学年龄有规定,为什么还有学校敢为4岁半的“神童”办理学籍?违规入学者中又有多少是弄虚作假或走门路、递条子的“关系户”?入学年龄事实上的标准不一,是否会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让我们担心的还是这次风波对孩子今后成长会有负面影响。当务之急,是应尽快解决他们的正常就学。同时,教育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对违规者不可听之任之,坚决刹住这股“偷跑”入学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