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台戏就少份年味” 传统戏曲为农村新年添彩

15.02.2016  18:36

    新华社南昌2月15日电(记者袁慧晶)正月初七是猴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城里的上班族大多已返工。而农村地区素来有着“上七大似年”的民谚,春节正过到最精彩处。

    14日下午,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高溪村蔡家村小组,王长水和金龙凤老两口听了他们猴年里的第二场戏。“像电视里演得一样好。”金龙凤跟着演员哼起了调调。

    今年恰逢村里宗族修谱,为增添喜庆气氛,村小组请来了省里的剧团,将连演4天。13日晚,来自江西省赣剧团的演员已经给乡亲们带来了一场近3个小时的演出,经典赣剧《对花天官》《八仙飘海》吸引了近千名村民冒着寒冷观看。“老一辈的村民大多是饶河派的赣剧迷,包场演出,到时看的人更多,附近村里的人都会来看。”村小组长蔡长煌介绍。

    这些老人都是听着赣剧长大的一代人,却面临无处听戏的尴尬。“电视里的戏曲频道很少播赣剧,大多是黄梅戏、昆曲之类的。村里也没有戏台,平常听戏要骑七八里路的电动车到镇上去,一年还不到十次。”老人们说。

    而随着年纪渐长,这些老人越来越不适应“哪里有戏就追去哪”的状态,他们唯一的指望是“上面多送戏”。但每个乡镇都有许多行政村,行政村下面再分村小组,能轮上一次不容易,真正能送到“家门口”的戏少之又少。

    吴文飞是省赣剧团的乐队司鼓,下乡演出已11年。他感受过村民的热情,也经历过“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尴尬。他说:“越基层的农村越缺这种东西。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赣剧,没准里面有未来的戏迷。

    吴文飞所说的“未来的戏迷”是尚未老去的几代人。46岁的蔡长赛在广东某政府机关工作,原先也不爱看戏,但随着年岁渐长,他渐渐明白为什么家中老人说“不用担心没人看戏”。“宗族修谱是为了让人牢记祖宗恩德,继承优良家风传统。戏曲也是老祖宗的东西,过年少出戏就少了份滋味、年味。”蔡长赛开始觉得,在家乡听戏是一次寻找乡愁的旅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