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展团:扶贫开发需尽快建立脱“帽”机制
“该戴帽子的戴帽子、该摘帽子的就摘帽子,不能让贫困县越扶越多。”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列入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的农村扶贫开发法,将对扶贫重点县的确定和退出机制做出规定。(3月20日人民日报)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目前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和扶持的主要对象是832个片区县和重点县,全国几乎3个县就有一个戴着穷帽。可这些县是不是都贫穷落后呢?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坦言:“有些贫困县的发展水平反而高于非贫困县。”因此,对扶贫重点县的确定和退出机制做出规定,让真正的贫困县享受到国家扶贫好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城市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迫在眉睫、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我们常常鼓励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要艰苦奋斗、脱贫致富,可是一些人习惯了坐享其成、得过且过。因为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好处多多,实惠满满,所以他们不但不肯“脱”,反而抢着“戴”,觉得能够戴上这顶帽子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比如,新邵县好不容易争来了贫困县,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1月30日在醒目的地方打出了“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的宣传标语。为啥一些人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把戴上贫困帽当成一种荣耀、一件大喜事呢?一位武陵山片区贫困县的官员给出了答案:“这些年,国家对贫困县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倾斜投入越来越大,不少项目县里还不用配套,贫困帽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据报道,现在每个重点县每年能获得3000万—5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还有一些专项转移支付和专门的政策措施。可见贫困县这帽子虽丑,却是“温暖牌”、“实惠牌”、“放心牌”,含金量如此之高,戴上了自然不愿摘下,就是戴一辈子又何妨?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脱“帽”机制,用钱用在刀刃上,扶贫扶持贫困人。也希望有些地方和某些人切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来脱“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