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小伙常吃“烤串”患肠癌 发病年龄提前15岁
■肠癌发病率每年递增4%,成癌症第二“杀手”
■45-60岁患者成为主要人群,至少提前15年
“就是腹胀而已,怎么会是大肠癌?”10月31日,30岁的刘沐(化名)看到医院开出的诊断书上的结果是“大肠癌”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主治医生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一病房主任祝国莲称,最近几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大约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45岁左右成为主要发病人群,癌龄至少提前了15年。
“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是主因
专家分析说,肠癌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诱发肠癌的主要因素,“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祝国莲称,“再加上都市人的运动量减少,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所有肿瘤的发生都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运动量少还会导致肠的蠕动比较慢,存储的宿便比较多,增加患癌几率。
夜生活频繁,三餐无规律也是诱因
长时间的夜生活,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长期饮食品种单一,吃隔夜饭也是成因
“吃得太好容易得肠癌,而吃得太单一也会出问题。”前段时间祝国莲先后接诊了老两口,老爷子76岁,被查出直肠癌,没过多久,老伴儿也因为直肠癌住进了医院。而老两口平时很注意饮食,荤腥食物吃得少,蔬菜吃得多,怎么还会得肠癌呢?“夫妻俩每天都吃很固定的几样食物,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改变过,虽然蔬菜吃得多,但长期饮食品种单一,又习惯了节俭,吃隔夜饭菜等,都是患肠癌的诱因。”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