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作者希斯洛普:英国读者不满意可以退款

21.03.2015  15:28
原标题:《》作者希斯洛普:英国读者不满意可以退款

  原标题:《》作者希斯洛普:英国读者不满意可以退款

  小说《》简体中文版自2009年出版以来,已畅销110万册。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名字并不熟悉,更习惯称她为“《》的作者”。昨天,希斯洛普首度以作家身份携新书《日出酒店》来到北京,与书评人止庵、史航,以及中国读者交流。

  希斯洛普表示,在希腊斯皮纳龙格岛的见闻促使她创作了《》,她想表达的是“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不要把一些带有污点的标签贴到别人身上。”她透露,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对她影响最大,这部小说让她明白,环境对人物性格、情绪的深刻影响。

   关于《》 写专栏像走路,写小说像飞行

  小说《》是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此之前她的身份是专栏记者,曾在《星期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等开设专栏。2006年,《》出版后,力压《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6》等,荣登英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她本人也获得了2007年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新人作家奖。

  如何从一个记者变成小说家?希斯洛普表示,在此前做记者时写的所有东西都是基于事实的,但当她到了希腊,“特别是看到了那个斯皮纳龙格岛之后,我就感到那里的人和那里的情况要求我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她第一次到希腊就有种归属感,在观念、审美和哲学上跟英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问及写专栏和小说有什么不同,希斯洛普对京华时报记者说:“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写专栏就像是走路,而写小说有种飞行的感觉。

  提到《》在中国畅销110万册,希斯洛普称这让她感到很惊喜,“一部书出来之后有它自己的命运,我想这是上帝带给我的运气。”不过,她认为一部书并不因为畅销就是好书,“如果说一本书卖出500万册,我想这不是我购买这本书的理由,我偶尔也会购买畅销书,但买完之后会对自己感到非常生气,怎么也受到这些数字的影响。”她透露,在英国如果读者对她的书不满意可以到书店把钱退掉,“我不知道在中国可不可以这样。

   去掉人身上的污点标签

  《》的故事发在20世纪上半叶,希腊的克里特岛海岸以北的斯皮纳龙格岛是麻风病隔离区。在岛屿附近生活的渔夫吉奥吉斯,每天向该岛送生活物资,他的妻子伊莲妮是一名女教师,不幸感染了麻风病。她来到斯皮纳龙格岛为麻风病孩子们筹办了一所学校,繁重的工作让她的麻风病恶化离开人世,而她的两个女儿玛丽娅和安娜也有着不同的命运。

  希斯洛普表示,她在《》中想表达的是关于人身上的污点标签,“虽然我在写作这本小说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目标,但随着写作的展开,这个主题渐渐清新地展现。这些污点标签让我们把一些人排斥在外,我想说的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大家没有什么不同,不要把一些污点的标签贴到别人身上。

  《》在中国出版时被出版方称之为“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小说”,故事中对于生活、爱情的损坏与重建也带着悲凉情绪。不过,希斯洛普称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中会有困难的时刻,但是如果一切都很平凡的话,那生活也就非常无趣了。所以只要我们把一些相对好的事情和一些可能不那么好的事情,做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当我们面临一些挑战的时候,生活才会显得比较有滋味。

  随着《》的热销,斯皮纳龙格岛也成为一个旅游新景点。在希腊同名电视剧中,希斯洛普的丈夫甚至客串了剧中一个出镜2分钟的角色。

  努力让小说变得可信

  小说《》之后,希斯洛普又出版了长篇小说《回归》《线》《日出酒店》,以及小说集《小镇的甜品屋》。她的长篇小说大多与历史事件相关联,把爱情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中去描写。比如《回归》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日出酒店》则是写法马古斯塔在战争中的爱情。

  这与希斯洛普的阅读经历分不开,她透露,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对她影响最大,“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是14岁,被深深吸引。通过《呼啸山庄》,我感到环境和人物是紧紧相连的,让我明白环境对人物的性格、情绪都有深刻的影响。”此外,她还喜欢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以及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1984》。

  如何处理好小说中的历史细节,希斯洛普说:“在写作中没有绝对的完美,但应该要用最大的努力让你的小说是可信的。当你写小说里的人物如何讲话、如何吃东西时,你要努力去做研究。此外,还要尽量利用想象力,把自己放入到当时的情境中,通过写作来说服你的读者,让他们知道这就是现实。”创作《回归》时,为了写好主人公跳舞时的感觉,她甚至专门学习了弗拉门戈舞。

  聊新书不同的种族可以融洽相处

  在新作《日出酒店》中,希斯洛普以1974年发生在塞浦路斯的法马古斯塔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一座城市的悲伤史,两个家庭的幸存史,以及一段纠结一生的错爱。法马古斯塔与斯皮纳龙格岛同样是岛屿,希斯洛普透露,她新作中想写的是不同种族的人如何在一起生存的话题。

  希斯洛普说:“法马古斯塔在地理上离土耳其非常近,但是它属于塞浦路斯。有时候,我们把种族的差异看得非常重要,我想写的是不同种族的人如何一起生存。岛屿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当1974年的入侵事件发生的时候,里面不同种族的人不能完全逃离,他们就面临一个如何相处的话题。”希斯洛普表示,她在伦敦生活每天可能听到15个国家的语言,但大家生活得很融洽。

  小说的封面上印着“恨是盲目的,爱也是”,提到对于爱与恨的理解,她说:“我认为爱是一个本能,一个很基本的东西,爱的发生是很自然的,恨的话就没那么自然,会有一定的原因。

  希斯洛普认为,如果世界被女人统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当然不是说男人就是完全关于恨,女人关于爱,而是说如果女人能更多主导这个世界的话,可能我们会倾向于更和平、更宽容,让爱来主宰这个世界。

  中国印象最喜欢北京胡同和长城

  《日出酒店》是否能像《》那样受中国读者欢迎,希斯洛普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她本人对中国很感兴趣,尤其是北京的胡同和长城。昨天上午,她和丈夫一起游览了恭王府和附近的胡同,今天上午将去长城,晚上去三里屯的老书虫书店与中外读者交流。

  10年前,希斯洛普曾以记者身份来到北京,主要在三里屯附近采访。10年后,她以作家身份再度来京,最惊讶的是中国发展之快。这次来到北京,她明显感觉到又起来很多高楼。而英国的大街,可能几十年都是那样。

  会不会将中国的元素写入今后的小说?希斯洛普说:“中国是个很神奇的国度,像希腊是西方的文明一样,中国也是东方的摇篮。我之前学习了希腊语,现在说希腊语是很简单的事儿,但是汉语对我来说就太难了。

  ■作者简介

  英国著名女作家,早期从事记者工作,在《星期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妇女与家庭》等开设专栏。2006年出版长篇处女作《》荣登英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之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回归》《线》《日出酒店》,以及短篇小说集《小镇的甜品屋》。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京华时报记者王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