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总动员 水陆两线抗击进犯武汉日军
原标题:川军总动员 水陆两线抗击进犯武汉日军
1938年6月10日至10月27日,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会战,中日双方倾尽全力。战斗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持续时间最长、投人兵力最多、战场范围最广、战役战斗次数最多的大会战,也是具转折意义的一次会战——此战后,日军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抗日战争就此进入相持阶段。在这场关键性战役中,川军除在敌后游击的47军外,所有部队全部投入,是人数最多、参与战斗最多的地方军。
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从1938年6月初开始,日军在国内仅留一个师团防守本土,动员所有能机动的兵力向武汉进攻,其中步骑兵约30万,飞机500架,战舰120艘,一路从安徽出发,沿着长江西攻武汉,另一路从河南、安徽出发,向南进攻武汉北面的天然屏障大别山,从侧翼包抄武汉。其中第一路是日军主攻方向。
中国军队严阵以待,集中了129个师,约110万大军全线防备。川军也全面动员,除47军在山西作战外,其它各部都投人了战斗,共计20个师,2个独立旅,近20万官兵。
川军分7部分 水陆两线作战
参加武汉会战时,川军的数量和战斗力已有一定提升。新组建的29集团军、30集团军陆续于1938年7月、8月参战,川军的总兵力大大增加。参加淞沪、徐州会战后,川军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信任,武器装备得到了一定补充,杨森部在1937年12月底至1938年初增补了一批德国造、捷克造武器,每营增一个重机枪连,每团增一个迫击炮连,且充实了通讯部队。23集团军、29集团军、30集团军均被同意按中央军的标准拨给装备,后来虽没按规定补足,但装备水平也有一定提升。整体来看,川军的装备在地方军中已非最差。
从参战经验来看,22集团军已经历徐州会战,经历了举世闻名的滕县保卫战,武汉会战中参加罗山保卫战的124、125师的多数官兵是从经过这次战斗的部队中抽编出来组成的。杨森的20军此前曾参加过淞沪抗战,因战功受到嘉奖。26师在淞沪会战中的战绩在参战的70多个师中名列第5,日军称它为“国民党旁系有力部队”。23集团军在广泗战役等战斗中也有突出的表现。
但川军被分割为7个部分布防于战场各地:邓锡侯、孙震率22集团军布防大别山北麓,参加了信罗战役;潘文华率23集团军担任安徽境内锅陵至贵池一线长江南岸的防守任务;杨森升任第27集团军司令,率部布防安庆,参加了安庆保卫战,1938年7月该部133师调至江西武宁等地参战;王绩绪带29集团军布防大别山东、南麓至长江沿线一带,参加了黄广战役、九狼山战役;王陵基带30集团军布防南得线一带,防守瑞昌至武陵公路;郭汝栋26师在湖口、马当一线担任江防作战;独立35旅1938年7月协助东北军105师守备长江富池口、半壁山要塞。
川军在这7个方向都与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共参加大小战斗46场。但总体看来,取得的战绩不理想。
官兵无畏牺牲 将领连受处分
武汉会战中及过后,川军数位将领先后受到处分。1938年6月,国民政府军政部认为杨森20军“未经力战,轻弃名城”,并告诫杨“努力前途”;12月11日,陈诚密电蒋介石请求严惩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及该部新15师某旅旅长韩任民;1939年夏,蒋介石在西安会议上要严办弃守罗山县城的22集团军124师师长曾苏元,后改为记大过两次。这表明部分川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表现不够理想。
1938年6月初,日军台湾旅团约1万人向安庆从水陆同时向安庆进攻,防守安庆的杨森27集团军133、134师共约1万余人,在日军两路夹击的炮火下,坚守1天后不支后撤,却演变成了溃退。
王陵基率30集团军3个师在南得当会战中,与日军一触即溃,影响全局。
22集团军124师在信罗战役中,防守罗山,正面作战很英勇。因敌从腹背迂回,友军支持不力,为防全师被围困歼灭,师长曾苏元令后撤二线阵地,致使信阳被困,武汉门户被日军打开。
“这些战斗中,川军表现不佳,原因很复杂。安庆防守兵力不足,日军又从后方登陆,弃守是早晚的;30集团军是全由地方保安团仓促组成的部队,战斗力和意志力很差;124师在滕县牺牲太大,两三个月的时间还没缓过气来。”历史学者李殿元认为,1938年1月,刘湘病逝,川军很多人怀疑是蒋介石所为,军心,特别是将领的意志有所动摇也是重要原因。
实际上,川军在大多战斗中英勇不屈所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仍然堪称无与伦比。在信罗战役中,125师750团某排被日军400多人围困在狮河西岸一村庄,该部拒绝投降,最后全被烧死。黄广战役中,29集团军某部三次抢夺广济龙顶寨,牺牲达3000多人。龙顶寨被日军攻破后,川军守军300多人阵亡,最后剩下的70多人被绑在树上活活饿死,但无人乞降偷生。而从战略战术的机动灵活性来看,川军中下级指挥员在战斗中表现不错。1938年9月中旬,独立35旅守半壁山要塞突出部时,旅长李宗鉴以逆袭战及正面牵制和侧面突袭的战术,以近距离战法使日军的飞机舰炮失去了威力,改变了因装备带来的战场优劣势。在1938年9月初的黄广战役中,29集团军某旅旅长许国璋以夜袭战攻黄梅县城,取川军夜战之长补装备之短,迫使日军增兵固守;10月中旬,又以突袭方式在上巴河突围战中击溃攻破67军前线阵地之日军,掩护部队安全转移。
“武汉会战中川军广大将士的表现完全应该赢得声誉,他们的形象不应因部分的失败而被矮化。”李殿元认为。
战例
激战九狼山 29集团军阻日军登陆
1938年10月,中方决定结束武汉会战,命令各集团军撤退,并命令右路兵团以川军29集团军为后卫,掩护在长江北岸作战的各路大军撤退。
29集团军按照命令一边作战一边撤退。总部刚到蕲春,就得到战区长官部的电报,说日波田支队海军陆战队之一部已在蕲春以西的黄柏城登陆,命令速派有力部队阻止。黄柏城在战线的后方,如果日军登陆成功,不仅29集团军要陷入日军的包围圈,还有一部分正在撤退的友军也将遭受到同样的命运。
29集团军把命令交给了44军,44军把任务交给了447旅。旅先头团命令距任务地最近的二营营长李秾抢占制高点九狼山。
九狼山距二营驻地有120余里,而与登陆日军近在咫尺。14日黄昏,李秾带队抵达九狼山,果然,日军一个大队已经占领了制高点。一个大队大致相当于我军的一个营,也就是说,敌我双方人数几乎是一对一。李秾果断命令两个连趁夜色掩护,分别左右两侧向山上攻击,另一个连作预备队。不久后,团长也带着另外两个营到达,李秾立即亲自带着预备队投入战斗,命令敢死队利用地形和黑夜匍伏前进,摸到近处隐蔽。
半夜时分,李秾下令攻击。日陆战队连日来所向无敌,骄横大意,在山顶上连工事也没认真完成。随着密集手榴弹在山顶炸开,川军敢死队和一线进攻部队全体冲锋,很快冲上山顶与敌人短兵相接。此时,团长率领的增援部队也冲上山顶,敌陆战队拼命顽抗,但终于支持不住,溃退到半山坡才站住阵脚。黎明,全旅在旅长孙黼带领下到达,全体投入战斗,人数形成绝对优势。这时山腰的敌人在舰炮和水上飞机的火力支援下,“哇、哇”怪叫拼死冲锋,欲夺回九狼山制高点。川军官兵在山顶居高临下用手榴弹攻击,日军无法形成有效进攻,只得撤退。山坡上留下了200具鬼子尸体,指挥官波田信雄被打死。
有几个跑得慢的敌人被俘虏。有一个扛歪把子机枪的鬼子把机枪举过头顶,跪在地上,嘴里还不断用夹生的中国话喊:“大大的顶好!”这个叫荒木的曹长是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乐于配合中方,集团军司令部听到消息,马上派人来提取。
官兵们通过荒木的事情总结出,鬼子中那些打仗最不要命的,都是没有结婚的青年人,最具狂热,而一些从预备役出来的兵,多已做了丈夫和父亲,在战场上则要现实得多。
后来这个俘虏被送到了重庆战俘营。到了那里后,他还告了一状,说受到了虐待。为了这件事,李秾他们还受了一个记过处分。
九狼山一仗,营长周道昌阵亡,还有连长以下官兵200余人伤亡。这一仗,阻止了日军在黄柏城登陆的企图,正在撤退的部队得到一个缓冲的机会。虽然是一个局部的小胜利,但仍是29集团军出川来打得最为出色的一仗。
后来李秾一行人回到家乡西充县向父老汇报前方情况,谈到九狼山和荒木的故事,满堂开怀大笑,到悲壮之处,全场激愤、潸然泪下。须知,仅西充县一地,抗战期间开赴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就有5万之众。
死守麒麟峰 30集团军阵地守军伤亡2/3
30集团军在与日军的第一次接触中,溃退受辱。很快,他们迎来了洗却羞辱的机会。
1938年9月,日军攻占江西九江,分两路南下,其进攻的重点在南浔路。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把主力摆在右翼与南浔路上的日军对垒。9月23日,冈村宁茨变招,放弃南浔路正面的攻势,以其主力106师团拐向西,再向南,以图迂回包围德安,聚歼中方南浔路10万主力,同时,命令27师团向东攻击,占领德安县境内的麒麟峰,接应106师团。
9月28日,日军先头部队到达德安西南约20公里的万家岭。面对日军的这一狠招,薛岳急令部队占领麒麟峰一带隘口,堵住27师团东进之路,同时以主力围困106师团。
麒麟峰等于是日军27师团和106师团之间的一道防火墙,两个师团被分割在两边互不能策应。但同时,它也会受到两个师团的夹攻。为了守住该地,薛岳派出了6个师的部队防守,以吴奇伟部为主,川军王陵基部新13师和新15师进入麒麟峰阵地,接受吴奇伟指挥。
9月25日开始,日军对麒麟峰展开猛烈进攻。新13师的阵地成为日军的主攻方向之一。25日晚,日军27师团夜间突袭,占领了麒麟峰东北高地。新13师罗忠信旅协同吴奇伟部向敌发起突袭,双方战至次日拂晓,罗旅伤亡已经过半,仍死战不退。
第二天拂晓,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支持下,一天之内发动了5次凶猛攻势。新13师51团防守麒麟峰左侧138高地,左与新15师相邻,指挥官是四川南部县人副团长肖伯阳。这里地势较为险峻,易守难攻,这一天,肖伯阳团阵亡连长一名,排长三名,士兵过百,山下也摆了数十具鬼子兵的尸体。而左翼沙窝子的傅翼新15师阵地地势较平坦,敌坦克就势横冲直撞,步兵猛烈冲锋,使该师伤亡尤其惨重,但全师始终没有后退。
第二天敌人对麒麟峰发起更凶猛的进攻。战斗中我军伤亡不断增加,下级官佐伤亡尤多,肖伯阳一天在同一个排先后任命了3个排长。下午,麒麟峰主峰阵地失守。王陵基的参谋长张志和把后方结集起来的散兵挑出来两个团,临时组成一个旅,由郑清泉旅长带队,冒着炮火向上增援。得到增援的刘若弼师又顶着敌人飞机大炮和毒气苦战2昼夜,29日午后2时,刘若弼紧急命令全师出敌意料发起反攻,日军准备不足向后溃退,刘师一鼓作气,不顾一切向敌猛扑,收复麟麟峰。一个日军大队长被击毙。
日27师团使尽全力,数度争夺,终无法打通麒麟峰一带的隘口。日106师团也曾猛烈向27师团方向攻击寻求联络,但也被死死挡住,两面敌人隔山相叹。历时一周的战斗,日27师团伤亡7000以上,10月1日,丢下被围困在万家岭的106师团撤退。
麒麟峰战斗结束后,30集团军参战部队又奉命调头参加马回岭和万家岭对日军106师团的围歼战。10月10日早晨,万家岭战役胜利结束,日106师团几乎全军覆灭,史称万家岭大捷。
川军付出沉重代价,30集团军参战部队损失达三分之二以上。新13师仅收容起来不到500人。
湖口之战 26师功成惨退
1938年6月底,正在江西景德镇整训的川军26师接到了紧急驰援湖口的命令。在淞沪会战中,26师剩下了不到一个团的兵力,经过半年休整补充,人员、武器仍未齐备,新兵占了大半。
26师刚赶到湖口,7月1日,工事还没有完成,日军波田支队和106师团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三里街殷家山阵前,日军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上岸。反复攻击后,鬼子的海军陆战队占领了26师一线阵地,26师撤入二线。退入二线的川军官兵稍作整顿后发起猛烈反击,激战2个多小时,将日海军陆战队重新赶下了长江。第二天拂晓,日军观测气球再次升空,鬼子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猛扑,利用重型舰炮和火炮,对守军火力点进行毁灭性打击,阵地上的轻重机枪火力点不断被摧毁,各营各连专门组成射手敢死队,一天之中每个火力点都更换射手10余次。一天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双方伤亡惨重。
第三天,日军在猛轰要塞的同时,派数百骑绕过公路,拖带山炮数门,从左翼小道上包抄。师长刘雨卿命令旅长朱载堂,组织敢死队,在次日凌晨以主力正面出击,师预备队也投入战斗。日军正在等候迂回部队的消息,没有想到对方会在此时发起反攻,完全乱了阵脚。川军士兵不顾敌人机枪火力扫射,紧随在敢死队之后迅速贴近敌人,以大刀和手榴弹近战,日军飞机大炮完全失去作用,很快就被打得全线崩溃。川军在乘胜追击,敌迂回部队亦被击退,川军也伤亡惨重。
反击成功,刘雨卿奉命撤退,命152团长张荣发带领本团余部500多人组成的敢死队占据龙潭山公路要津,掩护全师撤退。张荣发,又名张树藩,在淞沪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日军106师团前线部队对张荣发团发起凶猛的进攻,进攻的日本人已得知守兵是参加过上海大场战役的英雄部队,在汉奸叫嚣“活捉张树藩”嗷嗷喊声中,以数倍之众围攻张团。张荣发部弹尽援绝,退至鄱阳湖边。张荣发带领残存人员,掺扶起伤员涉水步入湖中。在水中川军士兵的怒骂和口号声中,日军指挥官命令机枪疯狂扫射。44岁的张荣发牺牲,500敢死队员生还者不过60余人。
川军与其他地方军
参战部队人数:川军共计20个师,2个独立旅,约占整个参战部队129个师的16%;桂军11个师参战,约占总数的9%;粤军7个师参战,约占总数的5%;东北军5个师参战,约占总数的3%;浙军4个师参战,约占总数的3%。
参加的战役战斗次数:据不完全统计,川军在整个会战中参加的大小战斗为46次,黄广战役、信罗战役、万家岭战役等重要战役都有川军参加,其足迹达大别山南北东三面山麓、长江两岸、鄱阳湖畔、五岭及幕埠山地区。桂军作战区域包括大别山南、东麓,参加战役战斗约18次;粤军参加了南得会战中小阳铺、和尚洼、万家岭等地的战斗,战绩显赫;东北军只53军参加过约17次战斗。
武汉会战 川军应有其功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早已得到肯定,但许多论者对武汉会战中川军的表现却语焉不详,几乎使之成为川军抗战史研究中的一个盲点。我们应给予会战中川军以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武汉会战从战役上看,日军胜利了,但从战略上看,中国取得了成功。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部队,没有使中国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战死4506,负伤17380人,第2军战死2300,负伤7600人,还有900病死的,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中国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中国军队事先制定的不死守城、地,消耗敌人,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的目标实现了。武汉会战以后,日军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
川军是会战中不可缺少的战斗力量。若没有川军20多个师参战,若没有广大川军将士的浴血奋战,武汉就不可能坚守4个多月,就不能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部署,也不能给西南、西北抗日后方的建设及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川军在武汉会战中作出了惨重的牺牲,是悲壮的英雄。
(本版部分资料由李殿元、何允中先生提供)
成都晚报记者 周浩波